正文 第13章 第11封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1 / 2)

親愛的孩子:

如果讓你用一句話概括出古今智慧的結晶,你會選擇哪一句呢?

從前,有一位非常有遠見的國王,打算編撰一本集全部聰明人的才智於一體的智慧書,以指導後世子孫們少走彎路。於是,國王召集所有聰明的臣子,讓他們馬上著手編寫。

臣子們聚在一起,花費了很長時間,終於編成了一部內容達十二卷的《智慧錄》。他們將書呈獻給國王,驕傲地說:“尊敬的國王陛下,這本書包含了人類從古到今所有的智慧,是最齊全的《智慧錄》。”

看著眼前這本厚厚的書,國王對臣子們說:“各位愛卿,我相信這本書一定凝聚了各個時代的智慧,但是它太厚了,後人可能會因為沒有耐性而讀不完它,也可能看了好久也不能掌握其中的要領,麻煩各位再把它精簡一下吧!”

臣子們又花了很長時間,多次修改,最後把書的內容濃縮成了一卷。但國王還是認為它不夠精練,命令他們再次將之精簡。經過仔細推敲,反複斟酌,臣子們又把一卷內容精簡為一章,接著減為一頁,再減為一段,最後濃縮成了一句話。國王看到臣子們交上來的這句話時,非常滿意,說:“各位愛卿,這可真是世間所有智慧的精髓,隻要掌握了這個智慧,我們遇到的大部分問題都可以解決了。”

這句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於是,《智慧書》的第一章,也是最後一章,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白吃午餐的人,並不能真正獲得免費,他們遲早要為此付出代價。成功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以付出努力為代價的,但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明白這一點。這就是世界上能夠獲得成功、得到財富和幸福的人隻是少數的原因所在。

當我們還在娘胎裏的時候,就一直在“被照顧”。久而久之,大部分人就養成了享受“被照顧”的習慣。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被照顧”狀態,就相當於長時間接受免費的午餐,也就很容易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

孩子,可能你已經看到了一些報紙和媒體對我的指責,他們認為我吝嗇、沒有愛心,捐款不夠多。對於這種無知的苛責,我不想辯解什麼。我一直認為,作為富人,我有責任造福人類,但資助金錢的做法隻能製造懶漢,習慣性的不勞而獲會讓對方更加懶惰,更加沒有進取心、沒有責任心。

有一個故事或許能夠解釋我這麼做的原因。我相信,在你看完這個故事之後,一定會同意我的觀點。

從前,有一家農戶在圍欄裏圈養了幾頭豬,定時喂食。有一天,主人忘記關圍欄門,所有的豬都跑到了山上,開始自己覓食。幾個月的野外生活讓那些性格溫順的家豬變成了凶狠狡猾的野豬,並且開始攻擊山上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