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7章 事態(2 / 2)

……

當潘小莉寫道這裏的時候,自己的心裏也開始有一點點的憤怒起來,想到自己的國家以前遭受的那些磨難,自己的心裏卻還開始變得有點不開心起來,不管自己的國家以前遭受什麼樣的困難,但是現在的生活的確是在慢慢的開始改變起來。

也是想到自己的國家遭受道那些列強的汙染,潘小莉的心裏變得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樣,什麼味道都有,也什麼樣的心裏畏懼都有,想到那些年代的那些事情,潘小莉的心裏,總是顯得很無奈,也很窩火。

所以,潘小莉的心裏總是那麼無奈。但是還是要接著寫下去。

於是,待到潘小莉呆呆的想了好久之後,便有拭去那些憤怒的心情。又重新拿起筆。

……時光荏苒,緩緩消逝,九十載風華,時曾輝煌,時曾落寞。九十之歲,於人而言已至盡頭,然於國而言,實則短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求索之路滿是苦困,然吾華夏之族乃一堅強不屈之民族,遇難而上,見壁而破之!豈能見難而棄求索也?

於校之時曾於師處得見吾黨之旗,耳聞吾黨之事,吾當生於吾黨之下,存於此旗之中也。遇難之時心思此旗,心歸為平,而得靜也。

吾乃學子,最難之事莫過於學業之道,識之大,包羅萬象,欲求之,何其難也。然上曾曰:華夏之族乃一堅強不屈之民族。

怎可輕言而棄之?戰國謀士蘇秦,師從鬼穀,有大才,同掛六國相印,縱觀青史,無人能及。秦家貧,傾家之力得千金,身負一貂裘,遊說於諸侯之間,然秦之言諸侯不能信也,奔走數載毫無作為。

歸家之時分文無存,貂裘破碎,其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歎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蘇秦苦讀太公《陰符》時,每逢困乏欲睡,便用錐自刺其股。

秦得才,複出遊說於六國,六國合縱以伐秦,身佩六國相印,千古無人能及也。

觀秦之事可知,吾中華之人,其才廣,其意堅,可謀長天之大事也。抬首以觀蒼穹,可見長空繁星點點,萬般繁星皆聚於宇宙之中,細心以觀之,可見萬般星辰時刻運轉,從未停息。

此,我等世人便如天上繁星,多之難數,時而有星隕,時而有星生。《易》雲:‘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吾等世人當如天道繁星般時刻運轉,自強不息。

《埤雅?釋魚》雲:“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清李元《蠕範?物體》雲:“鯉……黃者每歲季春逆流登龍門山,天火自後燒其尾,則化為龍。”

生於此旗下,吾等前當為天體繁星,後因皆應為躍龍門之鯉,過之為龍也。龍者,能走,亦能飛,能倒水,能大能小,能隱能現,能翻江倒海,吞風吐霧,興雲降雨。過之能得如此神通,何不躍門而過之也?

誌存四方而苦伏兮,隱世而求成也,心如利劍,破以蒼穹,踏造化於足下,攬陰陽於掌間,《道德》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吾屬萬物之一,道為夢,一為意堅,二為勤奮,三為學識。據《道德》所言,吾等反之可得:萬物歸三,三返二,二退一,一返道。

人心終有一明處,此為夢想,或為理想,人因夢而意堅,意堅而勤奮,奮而求識,得之。反之,以吾身之學識求之以夢,定然得也。

萬物之命歸由萬物,吾自主吾命,得不喜,散不悲,不因吾欲而陷旁人於不義,不因吾之悲喜而陷友於消沉。人之得失本於一念之間,逾過而得,不過便不得。

君子當胸含四海,眼包蒼穹,足踏造化,掌攬乾坤。木不因己小而悲,雲不因己高而喜,木小為一時,時過而成參天,雲高亦為一時,風至而散也。然觀之雲木,皆不離一水,水至而參天成,水至而雲成,水可活萬物,可含萬物。

吾等當存水之誌,從不停歇,何物皆不能擋,水之大勢,聚而成,河聚於海,勢成也。水堅為可冰,散可為氣,冰之堅,凡物不可破也,氣之廣,世間皆被其含也。水之威嚴不可犯,上至空,中至地,下至海,水皆存也,何能犯之?

生於今世,吾等當如水,胸廣而足遠,堅時為冰,其界不可過,其威不可犯也。時而為水遠足,見大地之巍峨,見事物之神奇,人不能傷,吾不為其而怒也,時而為氣,出以蒼穹,上以九天,觀星辰之變化,得造化之玄機。吾等當吸先輩之經驗,化身為水,化水而求夢,輕易而得也!

……

當潘小莉寫完了的時候。心裏的那些感覺也在心裏慢慢的邊得很強烈起來,隻是不知道該怎麼去表達自己心裏的那些憤怒和不滿。

但是,心裏還是很平靜的樣子,什麼都沒有說,也什麼都沒有去看,更什麼都沒有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