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一戰當真爆發,大周朝的命運將是另外一番景象,而他與天子……也許,依然是殊途同歸吧。
睿王在戰前突然秘密回了皇城,據報,留駐皇宮守備的禁軍被策反了。他得到消息驚詫不明,睿王怎麼會在這種緊要關頭回皇宮,守宮那波禁軍投靠了康王又如何,於那即將到手的帝位又能有幾分威脅。
趕到宮中的時候已經遲了,橫屍無數,睿王已經遇伏重傷在身,他仍然記得最後的最後,睿王想去的地方,想見的人,他也知道了睿王是為什麼回到了宮中。
信陽宮裏的端王,曾經眾人口中聰慧過人深得帝寵的十四皇子,淡出朝堂視野已經十年,他的記憶也已經遙遠淡泊,卻不曾忘記,當年的荒唐也許不過一份無奈,一份韜光養晦。
他背著睿王往信陽宮,睿王掩在宮牆拐角落裏讓他去叫門。
很多年以後,他仍然記得宮門開啟,裏麵背身而立之人應著開門聲回頭的那個轉身。
京畿的混亂仿佛一瞬間囂然遠去,細雪飛落,薄蓋滿院,繁枝錦繡處一道身影緩緩輕側,淡去了一樹白梅初蕾,萬千飄雪,廣袖輕動,溫潤雍容。
這是他淪陷的開始,不可遏製,不問緣由。
不久之後的一天,他會起念辭官離京,會打算從那抹溫雅麵前離開,隻有他自己知道他在逃避的是他自己。然後他最終又留下來,知道從此再也逃不開。
“十年不見了,韓溯。”溫潤的聲音如同落雪,散在那一個並不平靜的初冬清晨。他看著那襲身影朝他走來,跨出門檻,自若而淡然,風雨飄搖的王朝都撼動不了的從容,有些氣度與生俱來,有些誘惑從骨子裏散出來,無法抵擋。靜止了十年的時間在那一刻奔騰洶湧。
他明白睿王的堅守和執著。
睿王命在旦夕,唯一對他說的話,“孤死後,孤的兩個弟弟恭王康王也不會有善終,大周朝的皇子隻剩下縱安然無虞,他聰明睿智,但卻不夠狠辣,感情用事,倘若日後他願意登基,就用你的滿腹經綸和雄心壯誌扶持他吧,如果他無意帝位,不要逼他,就讓這個皇朝覆滅,助他出宮,替孤好好照顧他,讓他一生逍遙。”
他幾番投誠,終被拒之門外,也是拒在了宮爭漩渦之外。他是睿王鋪下的後路,從此之後,他的人生注定和一個人交融在一起。
不管那人選擇君臨天下,還是布衣逍遙。
不管那人是否雄才大略,是否賢明,或者平庸。
不管那人說喝茶看景,還是有你甚好,不管君臣,不管師生,或者知己。
不管那人眼中看的是誰,心中忘不了誰,最後選擇了誰。
他愛天子,從那扇宮門開啟的那一刹那,從那道身影朝他轉過來的那個瞬間,時間也許還不長,但是,刻骨銘心。
他或者成不了他的獨一無二,他仍然可以是他的不可取代。
他的愛情也許從來隻是他自己的事,不論曾經,不論現在,不論以後,都與人無關。
就像任不悔說皇上有皇上的選擇,他有他的堅持。
就像睿王最後的選擇,宮牆掩沒之下看最後一眼,獨自走最後一程,也不希望兩兩相望,訣別痛徹心扉。
那是飛蛾撲火。
那是屬於一個人的愛情,一個人的堅持,一個人的心甘情願。
作者有話要說:這不是答應白開水親的安慰版韓溯番外,這是正文在收尾~~~~
隔了太久沒更,生活給我的磨難太多,難以訴說,祝看文的親們以及請朋好友健康如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