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政治與信仰 (3)(1 / 2)

我已經規劃好了一些進步派領導者所需要做的工作。下麵我還想談一談保守派領導者們需要做的工作,也就是一些他們必須要承認的事實。

首先,他們應當了解為了維護民主,應當加強宗教行為,認識到教堂與政府分離的重要性。民眾大概已經不再記得,在我們建國期間,製定憲法第一條修正案的人不是無神論者或者自由主義支持者,而是被迫害的少數群體,是諸如約翰·利蘭之類的浸禮會教徒。他們不希望當時的教堂將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不信教但依舊快樂生活著的人們,不同意他們對奴隸們進行說教。這些浸禮會的先驅者們堅決不支持將政府與宗教事務混雜在一起,因為他們不希望政府資助宗教事務妨礙了他們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堅持信仰。

另外,隨著美國人口組成越來越多樣化,宗教主義的危害也愈加嚴重。無論我們曾經的信仰如何,我們的國家都不再僅僅是一個基督教國家,我們也是猶太教國家、穆斯林國家、佛教國家、印度教國家和無宗教信仰國家。

即使我們國家僅僅存在基督教徒,將每一個非基督教徒都逐出美利堅合眾國,那麼我們應該在學校教授哪種基督教義呢?詹姆斯·杜布森[ 詹姆斯·杜布森(James Dobson)博士,美國知名基督徒心理學家,是美國愛家協會創辦人,也是基督教電台主持人,他的著作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

]的教義還是阿爾·沙普頓[ 阿爾·沙普頓(Al Sharpton),非裔美國人,1954年10月3日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曾在布魯克林大學就讀。著名的民權活動家,曾在1992和1994、1997年先後競選參議員和紐約市長均失敗。

]的呢?《聖經》中的哪些章節可以引導我們製定公共政策呢?我們是應該遵循《聖經舊約》嗎?在那其中,規定了奴隸製度可以接受,食用貝類卻很可恥。我們要遵循《申命記》嗎?它告訴人們,若你們的孩子偏離了信仰,就應該拿起石頭向他砸去。或者我們應該遵循“耶穌登山訓眾論”?這段篇章是如此的激進,使得人們懷疑自己國家的國防部是否都會遭殃。因此在我們開始行動以前,我們應該先熟讀聖經,但現在許多民眾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下麵我想說第二點。民主社會要求那些以宗教目的為出發點的人們應將自己的關切轉化為人們可以普遍接受的價值觀,而不僅僅是與宗教有關的教義。這就要求他們的提案也會受到大家的爭議,也要經得起論證。例如,我可能會出於宗教信仰原因反對墮胎行為,但是倘若我想要促使反對墮胎的法案通過的話,我不能僅僅搬出教堂的教義來作證或者說這一行為違反了上帝的旨意,而必須解釋為什麼墮胎違反了所有不同信仰的人們以及沒有信仰的人們都能接受的原則。

對於那些篤信《聖經》的人們和許多浸禮教會的教徒來說,這一定會很難接受。但是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民主社會,我們別無選擇。政治局勢如何,主要取決於我們能否在共同的現實基礎上說服彼此達成共同目標。這個過程需要相互作出妥協,是一種可能的藝術。從根本上來說,宗教並不允許妥協,是一種嚴格的藝術。如果上帝已經作出了指示,追隨者們定會不計後果地按照上帝的指示去做。將我們的一生都奉獻於這種從未商議過的承諾上也許是一種神聖的行為,然而若將我們國家的政策製定都建立在這種承諾的基礎之上的話,那就未免太危險了。如果你不同意這個說法,下麵讓我來舉一個例子。

我們都知道《聖經》當中亞伯拉罕與以撒的故事。上帝指示亞伯拉罕將他唯一的兒子以撒獻給他。亞伯拉罕絲毫沒有反對,立刻將以撒帶到了山頂,蒙上他的雙眼,來到祭壇。然後,他舉起手中的尖刀,準備按照上帝的命令采取行動。

當然,後來上帝在最後時刻派天使告知亞伯拉罕,饒他兒子一命。就這樣,亞伯拉罕通過了上帝對他忠誠度的測驗。

不過,我們可以肯定,如果我們當中的任何一人在離開這個教堂之後,看到了亞伯拉罕在一座大廈的頂層,舉著手中的尖刀,那麼我們至少會給警察局打電話,並且希望國家兒童部與家庭管理部帶走以撒,讓他遠離亞伯拉罕。我們會這樣做是因為我們並沒有聽到亞伯拉罕聽到的指示,並沒有看到亞伯拉罕看到的上帝,雖然他的這些經曆都有可能屬實。因此,我們隻能盡力讓我們的行為與我們都能目睹以及耳聞的一切相符,無論是公眾法律還是人之常情。

最後一點,個人信仰與民主多元論之間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協調。

對於雙方來說,均是如此。

即便那些堅信《聖經》正確性的人也會將聖經中不同的章節加以區分,認為一些章節,例如聖經《十誡》或者對於基督神性的信念,是基督信仰的核心,而其他的章節則都是文化方麵的細節,或者進行了修改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

美國民眾憑直覺都能理解這些,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多數天主教徒都會采取節育手段,為什麼盡管有些人反對同性戀婚姻卻依然反對憲法修正案對其進行禁止。對於那些宗教領袖們來說,他們在給教徒們提供建議之時不必意識到這一點,但在政治方麵卻必須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