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泠亞———
一個有目標的人走路的姿勢是向前的,不會因為風險而避開既定的方向,也不會因為經曆的失敗而長時間痛苦。挫折不是懲罰,而是學習的機會。沒有人相信她曾經是一個自閉內向的孩子,奇跡隻發生在相信並付諸努力的人身上。高中學生黨員、學生會主席;大學團委副書記、班長、班導師助理,大學四年累計獲得近60個獎項,她學會找最好的方法,用最好的態度,盡最大的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她用斑斕的色彩總結了她的美國之行。
在她看來,紅色是熱情,是誘惑,是一種致命的吸引力,而紐約就是紅色的!人在外界的誘惑麵前,總是會顯得動搖和猶豫。她說:“我去了兩次紐約,第一次也會因為曼哈頓的燦爛夜景而瘋狂,也會有去第五大道掃貨的衝動,也幻想自己在唐人街有多家店麵,也希望自己像華爾街的高級白領一樣精致生活? ?第二次到紐約,重走了一遍這些代表性建築和景區,體會繁華和喧鬧,但卻感受到了心裏的寧靜。”
藍色是寧靜,是平和,是一種讓人舒服的情調,在她眼裏波士頓就是藍色的!波士頓是一個名校集合地,她去了M IT 和哈佛,校園很安靜,隻有拿著書或背著書包匆匆的背影,她除了後悔自己當初沒好好考試,另一大感受就是把自己從喧鬧的大環境中解脫出來感覺真的很好。已經適應了麻木聒噪隨大流過生活,從來沒想過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沒有為自己努力過,一直無憂無慮地享受著爸媽給予的今天,不想打破現有的安逸,更不敢奢望自己創造出一片更美的天地。藍色中總是夾帶的一點點感傷和憂鬱,這讓她感覺很真實,但隻能慶幸自己還有知覺?
黑白在人們的眼中代表著是與非,單調得不值得人們去尋味。但她對此卻有不同的體會,“經典,矛盾,八卦圖”是她對黑白的定義。人世間的是非對錯,讓每一個人都在闖入圍城和衝破牢籠之間遊走,但她隻求在黑白生活之間還有一點其他的色彩,讓自己的心繽紛生機一些。每個人都會在無數的路口徘徊,一個人的畢業旅行,背起行囊去另一個國度生活100天,是她為了收獲那一份成熟與蛻變,讓自己更精彩地活著。
在一個如此陌生的國度,她是如何通過自己的能力,做到不花父母一分錢而能有這麼充實的三個月?她在那裏嚐試了四種不同類型的工作。第一種是麥當勞的簡單操作型,需要做的就是堅持,這是一份簡單的工作,她卻一直堅持認真完成它,她說:“即使是在沒有人監督檢查的時候,我會因為感覺到被信任,對自己的要求會隨之變得更高。到最後拿到員工獎勵的小禮品和經理的一封親筆推薦信。”
第二種是Singha(當地非常有名的高級餐廳)的熱情交流型。這家餐廳的經理因為她的友善和微笑竟然主動以高薪聘請她去店裏幫忙,她所要做的工作就是簡單地和客人交流聊天幫忙倒杯水而已。“不同的文化價值觀,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觀點,因為這些同時存在發生,讓我真正明白了什麼叫‘和而不同’,我不僅練習了自己的口語,而且讓自己變得成熟,懂得什麼叫傾聽和包容。”
第三種是翻譯公司的自我挑戰型腦力勞動工作。吳泠亞一直覺得自己的語言水平不夠好,但因為能夠自如地和當地人進行交流,再通過美國當地大學教授的推薦和幫助,她也拿到了一份原本不敢奢望的翻譯工作。但還是選擇了拒絕,是因為明白自己本身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和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