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苗雨農:狂徒的自由夢(1 / 3)

苗雨農———

平時走在學校裏,你很難將走在路上那個男生和那個爆發著“狂徒本性”的苗雨農聯係在一塊兒。他是個矛盾體,有著極端的兩種性格,他喜歡叫自己狂徒,敢於嚐試,不停地挑戰,在各種情況下追求真正的自我,敢於對生活中的規則和束縛說NO。

他有一種無法忽視的光芒,愛兄弟,愛戶外,愛單車? ?

他說:我本狂徒,霸氣外露。

重操舊業,永遠期待大自然的恩澤

5月8日,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金融專業大二學生苗雨農(又名:狂徒)結束了三天獨自走寧海國家步道百裏的旅途,回到學校。

缺水,碰到各種昆蟲、蛇、牛骨全屍,自己背帳篷、生火,找食物。他說:“我喜歡自由不受拘束,追求本性。在各種情況下證明真正的自我,更好地認識自己,有時候隻有把自己放在一個很危險的地方你才能知道真正的你是什麼樣的。”

“看過man vs wild嗎?推薦!”在苗雨農的眼中,拿個帳篷在野外睡一覺不叫戶外,而m an v s w ild則是給他向往熱愛的戶外運動一個很好的定義。他說自己已經兩年沒有真正玩過戶外了。到了寧波之後主要把興趣放在了自行車上,最近苗雨農突然覺得自己要繼續嚐試多方麵發展,然後就重操舊業了。

苗雨農告訴記者,體驗絕處逢生,不停地把自己送到危險的環境,然後再憑自己的經驗和能力逃脫。“很多人總說要挑戰自然,我覺得這話說得很可笑,我們隻能從自然裏逃脫,僥幸逃生。我們永遠要敬畏自然。這個嘛,是通過一次次感受得出來的。”

斷水是苗雨農在出發之後遇見的比較大的攔路虎。他在第一天中午找到了步道入口,隨身有帳篷、睡袋、防潮墊、藥品、工具、水和一點高熱量食物等。第一天雖然爬了幾座山峰,但是天氣比較涼爽,一切還算是比較順利,溯溪行進了一段,第一天的晚餐是在山上挖的幾根筍。第二天出發後,以為走到一段之後會有人家,但是發現那裏已經廢棄了。然後就斷水了。走到一座山峰附近的時候他有個選擇,有條小路直接下山,下麵有村莊,但是再上來就不容易了。他堅持走山頂的防火道,而且這段路是遠離規劃路線的。

山頂的防火道毫無陰涼,當時天氣炎熱,“缺水,就這樣翻了四座山吧,大概是,我記不清了,整個人已經快受不了了,看到山下有個護林員小屋。”苗雨農在這個時候遇見了給他伸出了援手的大爺。

護林員大爺給了他水和一些食物。他在大爺那裏裝了一瓶水,從小屋出發,繼續爬山,為了登頂———茶山主峰。地圖上看上去很近的距離,實際上還有很遠的路。這一瓶水很快就喝完了,但是他沒辦法,隻能背著裝備繼續前進,整個人已經異常疲憊,路非常難走,“有很多地方是跪著爬上去的,路上實在受不了了,看到有以前活動的人扔掉的水瓶子我就撿起來喝。最後還是上去了。”

山頂上有以前活動餘下的水,沒有拿走,苗雨農靠著這些水再次得救。在山上的這幾天,他除了當地村莊裏的人和少數幾個茶農,就沒見過驢友。“有想過困難,但是稍微有點高出預計。隻是在水的方麵,其他的話完全在掌控中,心裏有數肯定會遇到點人。最起碼挺過去了。”他說道。

他解釋著:路上也會有人家的,實在不行可以中途下山,雖然很危險,但如果真到那個程度的話會做出來的,“還有昆蟲裏也有水分,還有尿液,哈哈,必殺絕技還沒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