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思齊———
經貿分院電子商務072班,曾擔任學院學生會副主席、班長等職務。學習成績優秀,文理雙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四肢發達,頭腦不簡單,單憑一己之力遊曆大半個中國,深受同學與老師的歡迎。
憧憬的第一次旅行
2010年,這位浪人領略過了“南京究竟怎樣悲天憫人,蘇州的小鳥依人,西安那波瀾壯闊的曆史長河,黃河金盆的蘭州,千裏飛沙的敦煌,一目千裏的嘉峪關,離天最近的布達拉,皇恩浩蕩的紫禁城”。當記者在采訪他的時候,他依舊在路上,帶著他的行囊,載著他的信仰,實現著他從男孩到男人的跨越。
他的第一次旅行,是“2009年國慶期間,浩浩蕩蕩的20人過平原,穿祁連,來到青海湖畔,隻為得到心靈的洗滌”。從網上了解到的信息,此次是由上海財經大學組織的去青海的旅程,在朋友的邀請下,他毅然踏上了去青海的旅途。清晨6、7點的火車準時從上海出發,經過漫長的34小時的火車之旅,他到達了青海,從而開始了他的祁連山之行。七天的長假變成了十天的旅程,隨意的性格,執拗的前行。旅行總是獲益良多的,“旅行讓我愛上了許巍的《藍蓮花》,原來自己一直有著一股頹的氣度在內心深處,自由自在的生命向往無不激勵著自己和大家不斷前行。”
沿途的艱險
在前往香格裏拉的路上,途經214國道,沿途有不少路段正在緊張的修葺中。一轉角或許是懸崖峭壁的等待,滾石激情地翻滾著,滑坡肆意地繼續著,10小時的車程,手心的汗卻一直沒有幹卻。川藏線上,存在著不少荒蕪而又落後的地區,那裏所謂的縣城或許連我們這邊的小村莊都比不上。
他說,在珠峰大本營上,海拔5200米的地方,遇到了冰雹,人累到虛脫,然而意識卻依舊清醒著,想睡但又無法安睡。他笑著說這或許是災難妄想症———或許哪一天災難就會降臨到自己身上,死神會呼喚著自己。既然這樣,為什麼還要一次次的前行呢?他給我們說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些外國人,10個人或一小組,租一輛越野車把自己的行李先拉上去,而自己卻依舊單車前行,一步一步向著自己的目標踏進,前行在自己的珠峰之旅上。或許就是老外的勇氣和自身的信仰鞭策著他。
有過驚心動魄的時刻,有過初次前行的憧憬,有過疲倦意醒的時刻,但他仍然繼續著自己的信仰。
平凡的自我
旅行時,不同時段伴隨著不同的心情,不同時刻卻有著相同的前行。沿途的人文風景亦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行走在不同的地點,他會把當地的情況與自己的家鄉作對比,他有著自己的想法,他會設想在畢業後怎樣建設自己的家鄉,怎樣把自己的家鄉變得更加美好!承載著美好的憧憬,他奮鬥在路上,努力建設好自己的家鄉———寧波!最震撼的時刻是敦煌之旅,眾所周知,敦煌有著令人向往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而他亦為祖國的文化所深深地折服和感歎。感受著祖國的美好,心懷著建設家鄉的夢想,他快樂而執拗地前行著!
完成旅行的信心來自於平常待人接物的積累,學院學生會副主席工作的積累給了他諸多的經驗與積澱。在學生會的日子裏,為他在人際交往方麵積澱了不少,隻有學會承受才能學會收獲。他坦然道:“在學校做學生工作的時候總有或多或少的煩心事。”“我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不得而知的人,知道這種狀態有時想拚命從井底爬出去,獲得新生的欲望的感覺,所以我尋覓、努力,當工作做得有條不紊時,我很滿足,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能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職場人,我想我會有一定的成就感,瀟灑走一回;學生工作,除了前輩們留下的本就不多的經驗,總不能吃老本地待著,我隻能摸索前行,根據自己的修養、學識、認知等,盡己之心,至於結果,隻能隨緣。”在麵對年長的、有經驗的人時,他更向往的身份是一個傾聽者,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分享他們的人生積累,也分享他們的經驗總結,善於傾聽,同時用於言行。與此同時,在麵對沒有經驗的人時,賀思齊更樂於做一個分享者,抑或說是講述者。他講述著自己的遊曆人生,講述著自己的學習積澱,講述著自己的浪人信仰,善於傾訴,同時利於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