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林峰———
生物工程專業2001級學生,浙江溫嶺人。2005年畢業後到國外留學深造。現就職於丹麥哥本哈根的知名企業諾維信(諾維信公司是全球工業酶製劑和微生物製劑的主導企業,擁有超過40%的世界市場份額),是一名從事專業技術研發的工程師,工作表現優秀。他熱愛生活,對一切充滿好奇心;他仔細嚴謹,麵對實驗研究一絲不苟;他遠赴海外,為自己的理想奮鬥拚搏。
“我很平凡,我隻是一直在做自己”
回憶在理工的讀書生活,他總喜歡一個人雙休日坐在圖書館靜靜看書,也習慣和朋友在網球場上享受運動後幸福流汗的感覺。“我很平凡,我隻是一直在做自己。”“做自己”不是一味地追求自我,脫離集體;而是明確自己的目標,製訂計劃,腳踏實地地為之奮鬥。易卜生曾說過:“個人的首要職責是什麼?很簡單,做自己。”“做自己”這個原則在很大程度上讓他獲得了現在的成功。
他平常的學習不僅僅拘泥於專業知識,而是注重自身的綜合發展,學習範圍涉及很廣。這也正是他除了專業知識優秀之外其他方麵也取得優秀成績的原因。“工科學生特別要注重學習,大學裏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能力的發展都要建立在努力學習的基礎上才行,不能本末倒置。”這是他對現在大學生的告誡。
失敗讓他變得更強大
“如果那時我的高考發揮出色,進入我所夢想的大學。也許我現在的工作生活就不會是這樣的了。更多的可能是,我像大多數人一樣,本科畢業後考國內大學的研究生,或者考公務員了。”袁林峰笑得有點憨,他坦言,是高考的失利讓他下定決心,本科畢業後出國留學深造。
在剛進入大學,絕大多數的新生正懷著憧憬,準備享受大學大好的生活時,袁林峰已經做好了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涯規劃。他最初想去德國留學,從大一開始便到同濟大學學習德語,為將來赴德留學做準備。當然他也沒有疏忽自己的專業,大學四年每年都拿獎學金。高考的打擊沒有擊敗他,沒有讓他頹廢,反而讓他對自己的學習有了深刻的反省,失敗讓他變得更強大。
一場講座,另一種選擇
抱定決心去德國的袁林峰,為什麼會改變初衷,最後選擇了去瑞典留學深造呢?那是因為大二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Prof 。Jan‐Christer Janson(瑞典烏普薩大學生物技術係主任、GE Healthcare公司首席科學家、浙江大學客座教授)在理工開了一場講座,他作為陪同翻譯,在與教授交流中發現瑞典更適合他,那裏有他的追求和夢想。於是他毅然接受來自烏普薩拉大學的教授的建議,改變他的出國方向,努力準備托福、雅思,最後成為理工第一個去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留學的學生,此後每年都有理工畢業生赴烏普薩拉大學留學。
一個人的拚搏之路
隻身一人在異鄉的袁林峰遇到過許多的困難不順,不適應國外的生活是在所難免的。他說特別是在語言文化等日常生活方麵需要很久的時間去習慣,當時的他特別思念家鄉,想家鄉菜。但是一想到他追逐的夢想在這裏,便咬牙堅持下來了,家人對他的支持、理解、配合、鼓勵給了他莫大的動力,讓他能夠永不止步。他的出國並沒有花費家裏太多的錢,他通過自己的滿腔熱情,快樂地工作學習生活著,過著他向往的那種生活。他在瑞典結識了許多良師益友,和他們一同拚搏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