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至1886年總計有9位英國陸軍元帥得到授勳,其中最年輕的是1841年出生的阿爾伯特.愛德華.維丁,然而這個人是維多利亞女王陛下的長子,未來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知道他的身份之後,我們不難理解他為何年紀輕輕便成為陸軍元帥,他並不是以軍功得到這個元帥的位子的,讓他去指揮軍隊無異於滑天下之大稽。第二年輕的是1883年獲得元帥軍銜的羅伯特.內皮爾男爵,可他也是1910年出生的,同樣年紀過大。
而1870年之前的元帥很多已經不在人世了,更不可能前往南非擔任遠征軍司令一職了,因為這些原因,沃爾斯利幸運地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
中國的俗語“禍不單行”用來形容英國人這一段時間的黴運實在是太完美了,10月26日,被包圍許久的英國堅城萊迪史密斯也終於陷落,英軍在此地苦守近一個月,攻城的南非軍隊也采用了花樣繁多的辦法。
比如說,圍城期間,在總參謀部的授意之下,民團和國防軍部隊不斷地用大炮發射空包彈,散布傳單,向城內的英軍通告著戰場上的最新消息,這段時間英軍的噩耗實在是太多了,南非人們都不用扯謊,僅僅是把事實陳述一番就足以打擊英軍脆弱的心靈。
德班失守、彼得馬裏茨堡被攻占、金伯利落入南非之手、一萬八千英軍投降,一個又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即使大部分英軍並不相信,可這驚慌擔憂的情緒依然開始在城內的英軍之間蔓延:如果彼得馬裏茨堡和德班港依然在我們手中,為什麼城外的南非軍隊這麼多?
援軍久等不至,不斷的傳言,這些都讓英軍的士氣明顯下降,城外的南非軍隊又不曾放鬆進攻,民團和國防軍幾乎是競賽般的發動攻勢,雙方三支部隊都要爭奪第一個衝進萊迪史密斯的榮譽,夾在其中焦頭爛額的懷特將軍感覺自己的部隊就像被放在鐵砧上,用打鐵錘狠命地砸,英軍越來越無力擋住民團和國防軍部隊近乎瘋狂的進攻了。
從22日開始,在西線大勝的消息鼓舞之下,南非軍隊的攻勢更加猛烈了,24日,英軍的防線終於支撐不住,在東西兩個方向幾乎同時宣告失守,雷默的民團表現出了極其強悍的戰鬥力,僅僅比東麵的國防軍部隊晚了不到十分鍾攻入了萊迪史密斯,然後是韓天宇的民團部隊,加入了這場狂歡般的進軍。
占據絕對優勢的南非軍隊如同潮水一般沿著英軍防線的缺口崩泄而入,城內的大街小巷從兩個方向然後是三個方向湧入了洶湧的人潮,英軍在城內微弱的抵抗仿佛大海之中的一堆泡沫一般被淹沒,那潮水一邊是土黃和綠色夾雜的迷彩色,一邊是各種顏色都有的雜牌衣色,兩股軍隊在城中央的小廣場上彙合,廣場上旗杆上飄揚的米字旗隨即落下,升起了南非的國旗,宣告萊迪史密斯被南非的占領。
萊迪史密斯英軍的指揮官懷特將軍在自己的指揮所內被南非軍隊俘虜,麵對南非的士兵,他的反應極為平靜,就其個人來說,他做了一切應該做的,也得到了南非官兵們應有的敬意。
隻不過這一刻,無人知曉已被俘虜的懷特將軍心中想些什麼,畢竟身為階下囚的滋味並不好受,也許他在後悔南非部隊包圍萊迪史密斯的時候,自己就該聽從布勒將軍的建議,及早撤出。(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