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包圍英軍的第二天,亨伯特接到了總參謀部的最新指示:命令他將陣地交給友軍,率領自己麾下的咖啡方丹民團部隊退往北麵的漢諾威休整。
這個命令來得很是耐人尋味,沒錯,表麵上看來,亨伯特指揮的民團部隊連續作戰數日,尤其是擔任了最艱巨的防守任務,官兵大多疲憊不堪,急需休息,但實際上,早在14日上午,在包圍英軍並擋住了他們數波攻勢的幾個小時之後,亨伯特的部隊就已經將最關鍵的防守任務交給了友軍,退出了正麵陣地,他麾下的幾個民團轉移到包圍圈西麵的陣地休整,這裏的防守任務非常簡單,包圍圈內的英軍幾乎沒有向這個方向發動過像樣的攻勢,因此,這兩天,亨伯特的部隊實際上處於休整狀態,戰士們的士氣和體力都已恢複。
在這個時候命令他的部隊撤回漢諾威,會是出於什麼考慮?雖然前線形勢目前極為樂觀,南非的包圍圈上並不缺少咖啡方丹這幾千人,但是這支民團同樣也不是那麼需要休整,而且,要休整的話,為何隻有咖啡方丹一支民團調往後方呢?
亨伯特有些預料到了等待他的將會是什麼,但他很坦然,從命令自己部隊撤出陣地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肯定要為此而負責,如果總參謀部對他進行處罰,他也不會對總參謀部有任何不滿,甚至,他連促使自己做出這樣決定的那些民團戰士也並不怨恨。
擔任了這個職務,除了權力之外,就要負起相應的責任。
當然,亨伯特沒有想到的是,總參謀部將其調往後方,原本的確是要對其做出處罰,但經過李慕菲的勸說,已經改變了這個念頭,等待他的處罰並不是來自總參謀部,而是來自法庭。
咖啡方丹民團之中卻有一些戰士對這次調動,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大意無非就是艱巨的任務要我們來做,臨到快要收獲勝利果實的時候,卻要把我們調往後方,擺明了要搶我們的功勞。
聽到這些傳聞的亨伯特除了小小的憤怒之外也有一些無奈,這些戰士全然忘記了當總參謀部和亨伯特急需他們守在陣地上之時,他們是如何一再無視命令,甚至宣稱要自行撤出陣地的了,如今命令他們撤回後方,他們卻又個個奮勇起來,楚清臣對民團隻能打順風仗的評價在這裏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管怎麼說,當天下午,咖啡方丹民團還是將陣地交給了援軍,轉頭向漢諾威撤去,而與此同時,圍繞著他們的指揮官亨伯特,南非國內的諸多政治勢力開始了新一輪的角力,平靜一些日子的南非政界又因為此事而暗流湧動,隨後不久就以一種令人始料不及的方式重新洗牌。
----
先暫時放下李慕菲在比勒陀利亞的一係列活動,單說說總參謀部,自從包圍了沃爾斯利上將之後,西線的局勢就一日數變,雖然最終還是令人惋惜地放跑了南非遠征軍總司令,但這場戰役依然有了不小的收獲,包圍圈之內的英軍投降隻是個時日問題。
後世的曆史學家在研究這次戰役時甚至指出,如果亨伯特的民團能夠再堅持數個小時,那麼沃爾斯利上將和他的五萬英軍將全數被圍,而總司令沃爾斯利的投降對英軍無疑將是個極其重大的打擊,那樣的話,英軍能否將這場戰爭繼續下去還是個未知數,戰爭恐怕也不會進入第三階段,南非的戰事搞不好會提前數個月便結束,不過這隻是假設而已,曆史會如何發展誰也不清楚。
西線的局勢已定,總參謀部便將目光很自然地投向了東線的萊迪史密斯,這座頑固的要塞自從戰爭爆發之後第四天被圍,直到現在,接近半個月的時間,與其同時被圍的金伯利、德班都已陷落,萊迪史密斯卻依然牢牢掌握在英軍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