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合圍(1 / 3)

亨伯特的部隊向東麵放棄防線後不久,沃爾斯利上將麾下的英國步兵就衝上了民團的陣地,爭分奪秒一心南逃的英軍大部隊緊隨其後,源源不斷地開進。

鐵路已經被破壞了,英軍倚仗的裝甲列車一步也無法前行,但他們根本沒有功夫去修理鐵路了,於是英軍將裝甲列車上的機槍和速射炮卸下,裝到馬車上攜行,體積重量實在太大無法搬動的火炮寧可炸毀也不肯留給南非民團,他們還破壞了裝甲列車,炸毀了車頭上的鍋爐。

這時天空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夜幕對雙方都有好處,也都有不利的一麵,英軍可以憑借夜幕的掩護快速向南撤退,衝出南非軍隊的包圍圈,但是黑夜使得他們對於南非民團的舉動一無所知。

亨伯特的民團部隊也同樣在黑暗中等待著,他們撤出陣地之後,就按照亨伯特的命令,集結在原來陣地的東麵,救治傷員,整頓部隊,恢複體力以利再戰,那些並未負傷的戰士一麵趁著這難得的喘息之機啃著幹糧,一麵注視著英軍的方向,觀察著英軍的行動。

亨伯特命令手下休整部隊的同時,聯係到了總參謀部,他首先向總參謀部承認了自己違抗命令,擅自撤出陣地的過錯,並表示一切罪責由自己承擔。

這份電報傳達到總參謀部,立刻在那裏引起了軒然大波,坐鎮此處的楚清臣大為光火,這已經是亨伯特和他的民團第二次抗命了,第一次是他在民團的慫恿之下,擅自跨過邊境進入英國殖民地境內,擾亂了總參謀部的戰略部署,雖然亨伯特的民團贏得了一場勝利,可這種不聽指揮的行為在戰場上是最讓人忌諱的,隻不過當時總參謀部對於民團部隊並無有效的製裁手段,而且那次的性質並不嚴重,所以才在那件事上睜一眼閉一眼。

但這一次不一樣,這次亨伯特的自行其是將直接導致總參謀部的包圍計劃破產,後果極其嚴重,楚清臣和參謀們豈能不生氣?隻不過眼下戰事緊急,亨伯特又向總參謀部提出建議,當英軍部隊撤至中途的時候,將其攔腰切斷,如果亨伯特的這個計劃能夠順利實施,不失為此戰的另一種選擇,隻不過比起全殲沃爾斯利部隊的勝利要遜色得多了。

要實行這個計劃,總參謀部就需要亨伯特和他麾下民團部隊的通力合作,因而隻得先把追究亨伯特責任的事情放在一邊,楚清臣回電道:暫時不予追究亨伯特抗命的責任,命令亨伯特按照其計劃所述,等待合適時機切斷英軍,並且告之他,總參謀部將會聯係鄭博和其餘幾個民團,通知他們計劃發生更改的消息。

但是,這個回電,並不表示總參謀部就此放過亨伯特了,在總參謀部,參謀們一致表示,亨伯特的責任必須追究,楚清臣他們也知道這兩次抗命的原因都在於亨伯特麾下的民團戰士身上,亨伯特本人的責任其實並不大,但畢竟民團的指揮官是亨伯特,他本人也主動提出一切責任由他承擔,那麼就必須要對亨伯特做出懲罰,如果連續兩次抗命都無法對相關責任人做出處罰,總參謀部以後不要再想命令民團部隊了。

楚清臣同時也指出,總參謀部的作戰會議也犯有決策性的失誤,在西線一連串的勝利之後,參謀們犯了過於樂觀的錯誤,他們嚴重高估了民團部隊固守陣地的能力,這才是這次計劃失敗的最主要原因,相比之下,民團部隊因傷亡過重而“脅迫”指揮官撤出陣地不過是最直接的原因而已。

接到總參謀部的回電,亨伯特鬆了一口氣,他並不是為自己暫時沒有受到處罰而慶幸,在這個問題上他是有所覺悟的,他感到放心的是,總參謀部並沒有因為他的抗命行為而對他個人的合理建議產生偏見,依然接受了他的建議,這樣多多少少也能彌補他擅自撤退造成的軍事上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