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麵八方的民團部隊的對於英軍來說並不是最大的威脅,那輛裝甲列車才是真正的雪上加霜,英軍士兵們憑借著匆匆構築的陣地努力抵擋著南非民團的圍攻,盼望著沃爾斯利的援軍能夠快些到來。
鄭博同樣也在等待著沃爾斯利的出現,他的民團對於這些負隅頑抗的英軍,的確是有些難以下手,如果真的要把這支英軍吃掉,民團肯定要付出不少犧牲,但他還不得不把這出戲演下去,所以他幾乎是和被圍的英軍一樣盼望著英國援軍快些到來。
雙方都沒有等許久,民團們伏擊的地點在裏士滿以北並沒有多遠,13號,也就是伏擊開始的同一天下午,沃爾斯利上將親率的援軍便趕到了戰場。
他派出開路的英國騎兵斥候速度過快,幾乎衝到包圍英軍的民團陣地之上,發覺英國人出現的民團紛紛用子彈表示自己的意外,那些斥候很快就沿著原路跑回,向沃爾斯利上將報告。
得知目的地不遠的沃爾斯利精神振奮,英軍也加快了速度,同時擔任前鋒的騎兵們向鐵路兩翼散開,探知民團部隊的分布,緊隨其後的是左右各兩個旅八千人的英軍部隊,沃爾斯利上將命令援軍向兩翼包抄,對南非的部隊來一個反包圍。
鄭博對此早有準備,發現英國騎兵的民團部隊迅速向鄭博報告了英軍出現的情報,鄭博在得知援軍出現之後的第一時間,便命令包圍圈南邊的民團立刻離開自己的陣地向兩翼散開,不要被沃爾斯利的援軍包了餃子。
民團士兵們都是騎兵,速度上要比沃爾斯利以步兵為主的英國士兵快得多,他們紛紛從陣地上站起,將步槍往肩上一背,然後牽過自己的坐騎,翻身上馬,前後不到十幾分鍾的時間,這個陣地上的兩個民團五千多人的南非人就悄然撤退。
沃爾斯利上將的第一步計劃便撲了個空,當包抄過去的英軍從兩側接近南非人的包圍圈時才失望地發現,民團的士兵們跑得比兔子還快,已經離開了自己的陣地。
得知這一切的沃爾斯利上將不僅僅是失望,甚至有些憤怒和無奈,英軍以步兵為主的現狀決定了他們在麵對民團部隊的時候有一個先天不足:腿短,在搶占有利地形和位置的時候有著先天劣勢。
民團部隊在南非荒野上來去如風,靠著兩條腿前進的英軍無論如何追不上民團,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沃爾斯利上將才不得不采用了沿著鐵路行進、設下誘餌引蛇出洞、然後包圍消滅的計策,不然英軍到哪裏能夠找到一個可以將民團包圍的機會呢?
但是沒想到民團就像泥鰍一樣滑溜!沃爾斯利上將這次勢在必得的反擊,稍有疏忽,就被南非的民團發覺,讓他們跑掉了!
沃爾斯利上將一邊沮喪地命令騎兵繼續偵查兩翼的情況,一麵命令英軍進入早已撤得一人不剩的南非民團陣地,從後方向被圍的英軍靠攏。
被圍的英軍部隊先是發現南邊包圍圈的南非民團的槍炮聲忽然之間就安靜了下去,接著就有士兵報告說那個方向的南非民團急急忙忙地撤出了陣地,正在奇怪之間,發現另一支部隊進入了民團放棄的陣地,而這支新出現的部隊正是苦苦等待的沃爾斯利的援軍。
被包圍的英軍頓時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隻不過被包圍了短短的大半天,英軍的日子卻並不好過,民團的兵力超過英軍太多,英軍唯一可以倚仗的那輛裝甲列車還被已落入敵手的另一輛裝甲列車牽製,看到援軍出現,英國人的這種反應實在是正常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