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求穩(1 / 2)

這一年的十月二十一日,冊立東宮太子大典。

……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皇二子李樵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朕疾患固久,思一日萬機不可久曠,茲命皇太子李樵持璽升文華殿,分理庶政,撫軍監國。百司所奏之事,皆啟皇太子決之。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這份冊立太子詔書一下,天下立刻嘩然。

因為在這之前,滿大華朝的文武百官都還以為皇上龍馬精神老當益壯,而現如今,皇上的病情竟然隨著東宮已定的好消息一同昭告天下,所有人都不知是該喜還是當憂了。

從宮中回了臨親王府,臨親王不顧一天大典下來是如何勞累不堪,甚至尚且來不及更衣,便將一同回來的兒子與媳婦留下細細叮囑起來;說的也不是李樵的東宮太子位已正,雖聊慰人心可仍需努力,而是各種交代與警告。

“父王的意思是說……我皇伯父之所以將龍體欠安昭告天下,雖是大勢所趨,也是刻意賣了個破綻?”李榕輕聲問臨親王道。

見臨親王頗為沉重的點了點頭,麵上並無多年努力扶持裕王、如今終於見到了成果的喜悅之情,他也知道他父王這是轉而惦記起了病重的皇上,一時亦跟著沉默起來。

親兄弟到底是親兄弟,他父王怎麼會因為皇上偶有疑心便淡了手足之情?再說了,換了誰是龍椅上那個上位者,這份疑心與防備都是必然的……若是這也能記恨,他父王又怎麼會一步步堅實的走到現在。

好在臨親王到底是見多了生老病死各種分離的,轉眼間也就從擔憂中脫離出來,又沉聲交代起吳荻來:“我聽三福說最近的帖子和請柬越發雪片一樣飛來,你也不用費心分辨哪個該應哪個不該應了,從明兒起便找個借口停了所有應酬吧。”

旁人再重要,還是先顧好了兒子和媳婦再說吧……

吳荻正待答應,就見臨親王又笑著補充:“若實在覺得整天悶在後宅太過煩悶,你倒是可以多往你娘家走動走動。左右你進門已經滿一個月了,回回娘家也不算什麼不得體的事兒。”

吳荻垂頭思量了瞬間,便笑著應了聲:“父王這話倒是提醒了媳婦,正好咱們大華朝有新婚後回娘家住對月的習慣呢,若不是為了今日的大典,媳婦前天就該回去了。”

“不如媳婦回去就叫丫頭們幫我收拾些衣物,明天就回蓧麵胡同住個三五日?”

她這位公爹既然想通過她的嘴告訴祖父和父親一些事情,再叫祖父和父親將山西派安撫住,叫山西派萬萬莫在當今聖上故意賣破綻時慌了手腳、甚至也暴露出破綻給皇上抓,她怎麼能不照做?

臨親王府再有扶持裕王正位東宮之功,王府與她娘家將來的長久富貴榮華還是要靠山西派良多!

至於回娘家住對月兒,這哪裏是整個大華朝的習俗,若是細論呢,江南某些地方倒是有這麼個習慣,實則還不是她為了接下公爹隱晦間交代的差事胡亂編造出來的——這種時候就更加用得上夫人外交了,男爺們兒若在此時頻繁走動,那就是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