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我們兄弟幾個輪換在病房行孝,老漢不禁幡然淚下說:時至今日,我才懷疑自己是否活的成功,養兒是否成功?養兒,養兒,到底何為成功,誰人知曉!
說起養兒,去年冬天刻在我心裏的那一幕又不由得浮現在了眼前:初冬的一天上午,兒子突然說他看到黑板上的字有些模糊,我便帶他去市中心醫院檢查視力。由於要做擴瞳實驗,點了眼藥水後要等上半個小時,在等候中我無聊的坐在那兒東張西望著,這時一對互相攙扶著從眼科門診外進來的老人走進了我的眼簾。他們看起來像是一對老夫妻,年齡大概都快八十歲高齡了。老頭鶴發雞皮,拄著一根拐杖,走起路來搖搖晃晃,老太牽著老伴的手跟在後麵,一臉安詳。
經過醫生詢問,原來是老頭帶著老伴來看眼睛的。檢查需要交納五十元的檢查費,由於眼科門診離醫院交費處尚有一段距離,老漢拿著醫生開的交費單顫巍巍的拄著拐杖穿過人行道而去,老伴若有所失的坐在那兒怯生生的等著。經診斷,老太患了老年白內障,視力已經非常微弱了,需要住院手術。聽了醫生的話,兩位老人為難了起來。老頭說家離醫院比較遠,孩子又都不在身邊,住了醫院沒人照護,老太說都快死的人了還作啥手術,別給孩子添麻煩了。兩人說著說著就沒了主意,於是一個又牽著一個顫巍巍的離去了。
望著那一對漸漸遠去的蒼老背影,我的心裏突然悲涼起來。人常說養兒為防老,都快八十歲的老人了,還要走上那麼遠的路自己給自己來看病,眼睛都看不見了,沒有兒女管,心裏還想著不給遠方的孩子添麻煩。孩子辛辛苦苦養大了,自己也老了,老得不能動彈了,就靜靜的孤獨的呆在家裏等死。孩子有他們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的家,離得近了還能偶爾回家看看,離得遠了偶爾一次就得一年半載的。
現在的人都把心思用在了孩子身上,剩在老人身上的還有幾許?也許你已經記不得老父老母的生日了,但你肯定不會忘自己的孩子那天過生日。人生真是淒涼啊,孩子養大了,自己老了的時候更是淒涼無比!
父母是什麼?是給了我們生命的那個人,是我們的血脈之源,是我們一輩子都應該牢牢裝在心裏的那個人。他們含辛茹苦把我們拉扯大,用他們無私的母愛和父愛支持我們一步步走了到今天。我們長大了,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們就不可避免地疏遠了他們。可我們親愛的父母也老了,為了我們,他們操碎了心,把原本和我們一樣的麵孔變成了如今的鶴發雞皮,但他們無怨無悔,他們在默默的孤獨中向人生的終點站走去,在默默的牽掛中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自己的孩子。我們今天希望我們孩子的,也是他們昨天希望我們的,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要學會愛父母,體貼大人,我們的父母也曾這麼希望過我們啊,可我們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