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1 / 2)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尋找情緒變化的“閥門”,打造出積極向上的生活!

青少年時期,是個“多夢”的年齡階段,有“急風驟雨”和“心理斷乳期”之說,人類幾乎所有的情緒,都可在青少年身上體現出來。當青少年步入一個前所未有、紛繁多彩、充滿波動的情緒世界時,你們所具有的情緒控製與調節能力,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將是長期和深遠的,並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就要求青少年必須認識、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情緒調節策略,就需要找出情緒變化的“閥門”。

情緒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核心,它對身心健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青少年自覺地調節和控製情緒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內容。

青少年時期大家都是處於多夢的年齡階段,這個時候大家的情緒也會變化無常,並且各類情緒的反應強度也各不相同。例如有關悲哀方麵的有失望、遺憾、難過、傷心、絕望等等,這些不同的情緒反應在每位青少年身上都存在著。因此,你們在情緒體驗的過程中,也是千變萬化相當豐富的。

青少年,放縱情緒如同縱火

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挫折和煩惱。隨著青少年自我意識的迅速發展,你們的情緒也增添了一些獨特的光暈。這裏麵不但包含個性及自我感知還有性別的差異。例如同樣是憂慮,有的青少年像林黛玉那樣整天鬱鬱寡歡;而有的像文天祥那樣慷慨大度。同樣負麵的情緒卻有不同的體現,男生一般是易發怒,女性則是表現為悲哀和恐懼;同樣的道理:性格外向的青少年容易被興奮、樂觀的情緒所籠罩;性格內向的青少年容易被悲傷和憂鬱所汙染。對於青少年們來說,不是有情緒就發泄,而是要善於控製和調節自己的情緒。

李偉平時性格內向,學習成績處於中上等,從沒有打過架,升入高中後學習的壓力加大,在同學交往中處於弱勢,還經常聽別人的指揮,在家裏媽媽經常嘮叨,別和壞孩子玩,要好好學習等。可是,有一次,他和一名外班同學發生口角,那名同學罵了他,他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出手打了那名學生。

例子中李偉的情緒發生了波動,不僅來自於學習上的壓力,還有家庭方麵的影響。從心理學上講,青少年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太弱,容易在情緒上產生衝動。尤其青少年在遇到某些挫折或人際交往中發生某些矛盾一時難以處理時,往往會以偏激的方式表現出來的。

在生活中,挫折是客觀存在的,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體驗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挫折對人有弊也有利。挫折對於抵禦挫折能力強的人來說是一種動力,它可以激發個體的意誌努力,更堅定地朝著自己預定的目標奮力前進,直至達到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應該麵對現實社會,不斷調整自己,不斷戰勝困難,體驗成功的喜悅,積累成功的經驗,自信心不斷得到增強,人生價值感得到提升。但對抵禦挫折能力弱的人來說,挫折是毀滅,會把人壓折了腰,你們通常表現為不能正視現實,經常采取逃避行為來應付自己所處的環境,在遇到外部矛盾對立麵的實力強大時,就會把攻擊的矛頭指向自己,自虐自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