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讓理智操縱行為——學會思考(2 / 2)

李強的作文常成為班級的範文。李強的父母均係老三屆知青,因文革的原因未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們將一切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尤其是李強的媽媽,望子成龍心切,要求孩子每門功課都要達到95分以上,不給孩子一點休閑時間,李強對此十分反感。一次,晚飯後,李強打開電視看足球比賽,遭到媽媽嚴厲反對,雙方引發爭執,激怒之下,沉積在李強內心的怨氣一下子爆發出來,他失去理智地拿起茶幾上熨鬥,砸中母親的頭部,母親因失血過多死亡。

在例子中,李強由於家庭帶來的壓力,心理上發生了扭曲,在與母親的爭吵中失去了理智。這是社會的悲哀。青少年正處於花季般的美好時期,卻因缺乏理智迷失了自己。可見,青少年學會冷靜思考,讓理智操縱行為,在成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1.了解自身特點,培養自我認識能力。青少年要客觀地評價自己,明白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不足,不要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還要經常看到自己優點,積極接受自己的短處,才能在快樂的情緒中循序漸進,健康成長,才能培養樂觀健全的個性。

2.學會傾聽和表達,培養良好人際交往能力。“聽”和“說”的技能是人際交往的重要環節,青少年在與人交往時要恰當地運用言語和非言語進行自我表達,表達自己的觀點、願望和需求,避免誤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3.培養緩解壓力的能力。青少年由於生活經驗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有時對自己的情緒難以把握,在遇到困難和矛盾的時候可能不會調整和控製自己的情緒,造成許多的煩惱和衝突,而長期的情緒壓抑更是精神疾病的基礎。因此,要懂得和學會宣泄和放鬆,這樣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態。

4.培養應對能力。對於青少年來說,往往對生活缺乏應對的態度和辦法,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著手解決問題,這樣容易產生苦悶、難過、恐慌等心理問題。青少年要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問題出現和存在的客觀性,尋求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驟,要討論,要協商,要探討,要嚐試。

5.培養自律能力。青少年之間容易因一點小事產生摩擦和矛盾,輕者鬧意見,重者就會一時衝動,自覺或不自覺地出現攻擊性行為。所以青少年要培養自己的自律能力,不為自己的利益火冒三丈,學會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擊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