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克爾凱郭爾為何隱居,我想,這種選擇孤獨、體驗孤獨的解釋還是挺說得過去的。
但是名人的事情,有時候讓我們後人很是難以說清。竟然還有人認為克爾凱郭爾之所以過上隱居生活,是為了一個女人。也就是他唯一的一次戀愛、訂婚與解除婚約的經曆,令他變得孤僻,心態異常,甚至近乎瘋狂。
克爾凱郭爾在1837年時,是個稍有名氣的專欄作家,他認識了雷吉娜,這位15歲的少女也愛上了他,他們慢慢地論及婚嫁,於1840年訂了婚。訂婚後不久,克爾凱郭爾以為自己應該把內心的感受告訴這位未來的太太,好使得以後可以互相分擔憂患、痛苦。可是,當他把自己內心的所有憂鬱,尤其自己有兩個原罪,將來會下地獄的感受告訴雷吉娜的時候,雷吉娜當時隻有18歲,不能接受如此古怪的、頹喪的思想,把他所說的隻有一笑置之,所以克爾凱郭爾認為自己不應該把自己內心的痛苦分擔給這位純潔的少女,因此斷然地與她解除婚約,最後他從報上得知雷吉娜和另一個人訂婚。在解除婚約之後,他感到更加痛苦。
克爾凱郭爾無法以感性的方法解除內心的苦悶,亦即無法以感性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存在,因此他認為排除心中苦悶的出路應該是屬於思想的層次,而當時丹麥人崇拜德國的思想與文化,於是在1841年他步上了留學德國之途,到柏林大學學習當時盛行的黑格爾哲學。大學畢業後,克爾凱郭爾回到哥本哈根,開始了他的隱居生活。一直到他去世,在他的日記和著作中,他和雷吉娜的關係一直都是他自我折磨式思慮的主題之一。在克爾凱郭爾認為,德國觀念論的課程都是屬於非常高的理想,把一切都往真善美的身上推去,把人性、具體人生的所有苦悶和痛苦都存而不論,這些均與他的理念不同。於是克爾凱郭爾放棄傳統哲學思想的探索,改而探求現實世界的人生哲學,終於使他領悟出影響世人的存在主義。
也許前麵種種原因都不是克爾凱郭爾隱居的最終目的,他曾說過:“尋找一個對我而言是真理的真理,尋找一個我願意為它而活、為它而死的理念。”可能,隱居單純是他的一種理想生活。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