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患者一出,牟老郎中呼的站起來,神情緊張道:“這種疑難之症尋常郎中也難遇幾次,用來考效一個年輕人,你是有意為難了。”
孫醫官露出得意之色,倏地又板起臉,對牟老郎中高聲道:“考核醫術當然不分難易,病人可不管你是年輕郎中還是老郎中,隻要當了郎中就要會看診。
你也是道中老人,該知道人命關天,就是要讓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見見疑難雜症。
否則隻懂一點頭疼腦熱的病,讀兩本醫書就敢開醫館,把人命當兒戲,誰還敢找郎中了。”
牟老郎中默然,這話他也無法反駁,的確如此。
中醫學習,難就難在分陰陽虛實之上。
不過對有經驗的郎中來說,這分陰陽還是容易的,最怕的是虛實夾雜,真寒假熱,真熱假寒。
稍有不慎就會火上澆油,雪上加霜,讓病情加重,最終到無法挽回的局麵。
此時顧沐雲按著慣例診脈看舌問診,患者畏寒舌胖大苔白膩,脈沉細,的確是寒症,宜扶陽為主,驅逐陰邪。
但患者無故牙疼,夜裏發熱,咽喉腫痛又是熱症,顧沐雲頓時為難起來。
這是真寒假熱證,但熱從何來,患者是服下扶陽湯藥,方症相符,自己開方也會用附子。
堂裏氣氛又緊張起來,牟老郎中下意識摸著茶盞不出聲。
趙平此時麵色愈發緊張,他擔心顧師妹開方時短,遇到這複雜的病症出錯。
想到這,他走到患者跟前道:“可否讓我也診診脈?”
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複雜,多一個郎中診斷更好,雖然這個郎中也年輕。
脈相入手,趙平眉頭蹙得更緊,他也沒有見過這種情況。
不過杏林堂以扶陽為長,他所見病症自然比顧沐雲多。
趙平斟酌再三,抬眼看向還在沉思的顧沐雲,試探著低聲道:“難道是瞑眩反應?”
他聲音不大,但足以讓顧沐雲聽到。
顧沐雲腦中陡然清明,如果出現病症舌脈不相符,還有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藥物反應。
瞑眩反應指的是在服用中藥或接受中醫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會出現的一種短暫性、非持續性的不適反應。
通常被視為身體在調整、修複過程中的自然現象,也被認為是藥物起效或治療有效的標誌之一。
反應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有渾身不舒服,有失眠的,反正就是以前曾經犯過的病重新出現了。
有些患者服辛溫藥劑一兩次就有流鼻血的,有口幹咽痛的,有口腔潰瘍的,病者以及家屬多認為上火了,返病了,立即停藥不敢再服,殊不知這才是治療起效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