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試就需要真正的患者。
很快,文郎中就去自己醫館帶患者,孫醫官防止作假還親自跟著去。
縣衙化身醫館,立即退堂,沈知秋安排眾人去偏廳等候。
牟老郎中不擔心顧沐雲的醫術,隻安慰道:“你別緊張,隻管當成義診時便可。”
趙平行醫幾年,還沒有經曆過醫考,畢竟對麵是兩個醫官。
他看向顧沐雲的眼神緊張中帶著佩服。
隨著兩個患者來到縣衙,醫考正式開始。
考慮到顧沐雲是姑娘,其中一位患者就是女性,是產後三月的乳母。
因為乳管堵塞,現在乳房紅腫、疼痛、乳汁排出不暢,人也煩躁不安,被診斷為乳癰。
一見是這病,顧沐雲心裏大定。
乳癰就是急性化膿性感染,常見於產後哺乳期的婦女,其發生多與乳汁排空不暢、肝鬱氣滯、胃熱壅滯等因素有關。
換句話說,就是生氣鬱悶或者吃得太多油膩引起的。
輕則疼痛劇烈,重則形成膿腫,伴有全身發熱、寒戰等症狀。
乳癰的治療以排空乳汁、消除感染為主,包括局部熱敷、按摩以促進乳汁排出,如果嚴重就需要切開引膿,上消炎藥。
現在這個患者雙乳硬結,灼熱,痛得不敢坐臥。
孫醫官笑著道:“我體諒到顧姑娘是女郎中,年紀輕輕要想開方也難,這婦科一道該有專長,乳癰又是小病,隻需要徒手推開乳管,不算苛責你。”
這是醫女的職責範圍,的確不算苛責,但不能開藥,需要徒手推開,就是需要立竿見影出效果。
顧沐雲笑了笑:“多謝孫醫官指點。”
對於懂點穴療法的她來說,這事不難。
偏廳裏放了一架竹屏風將治療室隔出來。
顧沐雲先讓患者躺在竹涼床上,然後對橫骨、氣衝、衝門穴,用拇指以重按緩放的方式點按。
雖然乳癰病位在胸,但治療取穴卻在下腹處。
乳汁為血之化,水穀精微在上為乳,在下為經水,治療時上病下治,引流下行。
比如衝門穴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的交會穴,有調中益氣、溫經活血之功。
同此一穴,隻要手法不同,有升降不同功效。
病之上衝者,如衝疝、子衝,瀉本穴以降之,病之下陷者,補本穴以升之。
顧沐雲給患者在下腹處的三穴緩緩點按十分鍾,引氣下行,等到下肢有熱流放散至足心收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