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陸遜(二)(2 / 2)

陸遜即上書相阻,說:“淵憑險恃固,拘留大使,名馬不獻,實可仇忿。蠻夷猾夏,未染王化,鳥竄荒裔,拒逆王師,至令陛下愛赫斯怒,欲勞萬乘泛輕越海,不慮其危而涉不測。方今天下雲擾,群雄虎爭,英豪踴躍,張聲大視。陛下以神武之姿,涎膺期運,破操烏林,敗備西陵,禽羽荊州,斯三虜者當世雄傑。皆摧其鋒。聖化所綏,萬裏草偃,方蕩平華夏,總一大猷。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違垂堂之戒,輕萬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臣聞誌行萬裏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匪懷細以害大。強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遠征,必致窺闟,戚至而憂,悔之無及。若使大事時捷,則淵不討自服;今乃遠惜遼東眾之與馬,奈何獨欲捐江東萬安之本業而不借乎?乞息六師,以威大虜,早定中夏,垂耀將來”。終孫權所采納。

嘉禾三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諸葛亮第五次攻魏(參見諸葛亮攻魏之戰),遣使聯絡東吳協同攻魏。五月,孫權親率大軍10萬進駐巢湖口,準備進攻合肥新城。遣陸遜與諸葛瑾率萬餘人進至江夏(郡治武昌,今湖北鄂城)、沔口(今湖北漢口),準備進攻襄陽(今湖北襄樊)。還遣將軍孫韶、張承率萬餘人進抵淮河,準備進攻廣陵(今江蘇淮南)、淮陰(廣陵郡治,今江蘇清江西)。

魏明帝聞報,遣護軍秦朗統領步、騎兵2萬人援助司馬懿抵禦蜀軍,遣步、騎兵8000人為先頭部隊馳援新城。七月,明帝親率水師繼進。孫權多次派兵攻打新城,守將張穎等力戰拒守,終不能克。滿寵招募將士數十人,縱火焚燒吳軍攻城器械,射殺孫權的侄子孫泰。時吳軍患病者甚多,魏援兵趕到,明帝統率的大軍即將到達,孫權遂撤圍退兵。與此同時,孫韶也撤軍退回。

時陸遜遣親信韓扁給孫權送信,韓扁返回時,被魏軍巡邏的士兵抓獲。諸葛瑾聞後,心中甚懼,給陸寫信說:“大駕已旋,賊得韓扁,具知吾闊狹。且水幹,宜當急去”。陸遜得信後,並未回信,反而派人去種葑、豆,並如往常一樣與諸將弈棋、射戲。諸葛瑾說:“伯言多智略,其當有以”。並親自來見陸遜。陸遜對諸葛瑾說:“賊知大駕以旋,無所複慽,得專力於吾。又已守要害之處,兵將意動,且當自定以安之,施設變術,然後出耳。今便示退,賊當謂吾怖,仍來相蹙,必敗之勢也”。遂於諸葛瑾定計,仍按原計劃向襄陽進軍,讓諸葛瑾率水軍,陸遜自率陸軍向襄陽進發。魏軍素來忌憚陸遜,馬上回城。陸遜與諸葛瑾遂進軍前行,並虛張聲勢,使魏軍不敢進攻。進至白圍(今湖北白河口)後,揚言狩獵,暗中分兵將軍周峻、張梁等攻江夏、新市、安陸(今湖北雲夢)、石陽(今湖北漢川西北)等地。吳軍所過之處,魏人皆棄物入城,以至將城門堵住,無法關門,魏軍隻得自殺其民,然後才得以關上城門。吳軍斬俘1000餘人,爾後安全撤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