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呂蒙(1 / 2)

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呂蒙

雖說是相信張浪,但還是看得出來,他們明顯的懷疑眼前這兩人的能力!見眾人疑惑,張浪道:“呂蒙:少時,南渡長江,依附姐夫鄧當。時鄧當為孫策的部將,數次征伐山越。呂蒙年僅十五、六歲,也私自隨鄧當作戰。後為鄧當發現,大驚,厲聲喝叱也無法阻止。作戰歸來,鄧當將此事告呂母。呂母生氣,欲責罰呂蒙,呂蒙說:“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呂母聞後,“哀而舍之”陸遜:家世為為江東大族。其祖父陸纖官至城門校尉,父親陸駿,任九江(今安徽壽春東)都尉。陸遜十歲喪父,隨其從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在其任所讀書。後因袁術與陸康不和,唆使孫策攻陷廬江,一個多月後,陸康病死。在此之前陸康已將陸遜與親屬送往江東。陸康子陸績尚幼,所以年僅十二歲的陸遜便承擔起支撐門戶的責任。青年陸遜是溫文爾雅的一介書生。當時,陸績及其外甥顧邵以博覽書傳齊名,陸遜、張敦、卜靜次之,風聲流聞,遠近知名。”

張浪說完,呂蒙、陸遜兩人很是驚訝,想不到自己這等無名小卒也被主公深知,兩人同感得遇明主。

見眾人似有所解,但依然不能全信。畢竟深入曹營這麼大的事,不是誰都能操作的了的。隻有張浪才真正的了解眼前這並不起眼的兩人。

呂蒙:看似大老粗,可能誰也想不到受孫權之勸,多讀史書、兵書,學識英博。終成三國時期吳國著名軍事家。其一身戰績輝煌,建安五年(200年),孫策死,孫權接掌聲大權,想把那些統兵較少又發揮不了多少作用的年輕將領檢選出來,把他們的部下加以調整合並。呂蒙聞後,知部隊合並後,自己想有所作為,就更困難了。於是,他想辦法賒來物品,為部下趕製了絳色的服裝和綁腿,並加緊操練。孫權檢閱時,呂蒙兵馬“陳列赫然,兵人練習”,孫權見後大悅,認為他治軍有方。不但沒有削減其部,反而增加了他的兵員。

建安九年(204年),孫權討伐黃祖,擊破黃祖水軍,獲悉丹陽、豫章、廬陵三郡的山越少數民族起事。孫權引軍返回,呂蒙隨軍征討。至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孫權命征虜將軍呂範平鄱陽(今江西波陽東北),蕩寇將軍程普進擊樂安(今江西德興東北),建昌都尉太史慈撫治海昏(今江西永修東),同時,令呂蒙與別部司馬黃蓋、韓當、周泰等率兵鎮守險要,擔任山越最為活躍地區的縣令或縣長。呂蒙與諸將遵照孫權的部署,各自以武力平定了本地區起事的山越族人。呂蒙因功被任命為平北都尉,兼任廣德長。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采納將軍甘寧建議,發兵進攻夏口(今湖北武漢境),呂蒙隨軍出征。江夏郡太守黃祖下令用蒙衝戰艦封鎖沔口(漢水入長江口),用大棕繩係巨石為錐以固定艦位,上有千餘人用弓弩交射,封鎖江麵,吳軍進攻受阻。孫權命偏將軍董襲、司馬淩統各率百人敢死隊,身穿重鎧,乘大船衝抵蒙衝艦旁,董襲揮刀砍斷棕繩,戰艦順水飄流,孫權軍遂溯流而進。黃祖見孫權兵來,黃祖急派水軍都督陳就率兵反擊,呂蒙統率前鋒部隊,身先戰陣,親自斬殺陳就。孫軍乘勝水陸並進,包圍夏口城。孫權督軍猛攻,克其城,並屠之。黃祖隻身逃竄,被騎士馮則追斬。此戰,孫權大獲全勝,一舉殲滅宿敵黃祖,占領江夏地區。戰後論功,孫權認為:“事之克,由陳就先獲也”。任命呂蒙為橫野中郎將,並賜錢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