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英雄的心--張藝謀(1)(1 / 2)

代表作:《紅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英雄》/《金陵十三釵》等。

張藝謀簡介:

本書彙集了許戈輝與馮小剛、張藝謀、賈樟柯、趙薇、譚盾、姚明、徐帆、斯琴高娃、劉歡的傾心對話,從中發掘他們人生中不為人知的辛酸經曆和奮鬥曆程,展現出他們對於人生、社會的思索與感悟,在輕鬆的對談中展現生命的力量,人生的智慧,以及掌控個人命運的力量。帶給讀者一個思想激蕩的饕餮盛宴。

本書彙集了許戈輝與馮小剛、張藝謀、賈樟柯、趙薇、譚盾、姚明、徐帆、斯琴高娃、劉歡的傾心對話,從中發掘他們人生中不為人知的辛酸經曆和奮鬥曆程,展現出他們對於人生、社會的思索與感悟,在輕鬆的對談中展現生命的力量,人生的智慧,以及掌控個人命運的力量。帶給讀者一個思想激蕩的饕餮盛宴。

1950年出生於西安,電影導演,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總導演,“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拍攝的電影多次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是中國在國際影壇最具影響力的導演。早期他以執導充滿中國傳統文化特征的電影著稱,藝術特點是細節的逼真和色彩浪漫的互相映照。2002年轉型執導的武俠巨製《英雄》開啟了中國電影的“大片時代”。

導語:

張藝謀的作品多次被選送到國外參加國際影展並獲大獎,每一部作品,都能在市場上掀起波瀾,有著很高的商業價值,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傳媒追逐的焦點。2002年《英雄》一公映,即被媒體譽為“一場視覺的盛宴”,此片的票房收入超過了張藝謀此前執導的任何一部電影,並被選送參加2003年奧斯卡獎外語片角逐。不過還是有更多的批評者指責他的這部影片為“視覺盛宴,思想侏儒”、“形式大於內容”、“很荒唐地描繪曆史”……

許戈輝:最近我發現你和媒體的關係特緊張?

張藝謀:也不是,其實不是我跟他們在叫板。

許戈輝:最近傳媒有讓你惱怒,讓你覺得特別憤怒嗎?

張藝謀:其實那是我們在首映式的時候,有些記者似乎不太友好。我不是對他們的意見有什麼反感,因為這十幾年我被別人說得夠多了。隻是記者當時在現場的那種狀態,讓我們幾個演員有些受不了。他們在底下問我,覺得怎麼是這樣?我當時覺得在禮貌上有點問題,便多說了一點。我就說了一回,就不得了了。後來我一看情形就幹脆不說了。你看我現在都不說了,我再也不說了,我把嘴閉上。因為說不過,一張嘴說不過那麼多。

許戈輝:可是恰恰是關於這部電影,恐怕張藝謀比任何一次對傳媒說的都多。

張藝謀:這次我是全力配合宣傳。因為我覺得對我來說,有老板願意出這麼多的錢,又把這麼多明星拽在一起,給我這樣一次機會,我不應該太自私,我應該全力配合他們把成本收回來,讓它成為一個良性循環。這對我個人來說,在良心上會受到較大的安慰。

當然,再說得功利一點,我可能後麵還會有機會,因為把投資收回來了。如果可能的話,再過幾年,還可以再拍一個大片。再往遠一點,我們從大的層麵來說,我覺得對電影的循環,都有好處。

許戈輝:我想知道,在這些眾多的媒體評論當中,或者網友發表的言論當中,你覺得有哪些是真的讓你有觸動,或者是被感動了?

張藝謀:你說到網友,我回到剛才的話題。我自己經常上網看,我看到了非常有趣的現象,網上打得一塌糊塗,完全是個自由論壇。我原來不怎麼看,最近聽別人說,我覺得很好玩。我最近晚上沒事的時候,便兩三個小時在網上看,因為我不會打字,所以我從來不參加討論。隻會點出來看,你看到所有關於《英雄》的消息後麵,一點評論,這邊罵,那邊誇,對著幹特別好玩,我覺得跟大辯論似的。當然裏麵也有很難聽的,謾罵是免不了的,但是你能看到很多心態。從我第一部電影到現在,有兩個永遠的話題是到今天還有的:一個是為得獎拍電影;一個是為外國人拍電影。到今天對我攻擊時都是行之有效的武器,拿來就用,不管你是拍什麼電影。很好玩,你就覺得很好玩,你就覺得沒有改變,這個眼鏡戴上了,這個顏色塗上了,就永遠不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