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請戰五國聯軍(1 / 3)

將軍杜壁冷哼道:“五國合縱軍銳氣方殷,若棄函穀關之險,妄然出戰,一旦敗北,恐函穀關也不能保,那時合縱軍長驅直進,大秦基業怕要毀於一旦,此刻實宜守不宜攻。

徐先道:“大王請三思此事!”

其他鹿公、賈公成等紛紛附和,都是勸莊襄王勿要倉猝決定。

莊襄王思量再三,看向了申龍甲,道:“政兒剛從趙國返回,可對這五國合縱軍,有什麼看法。”

莊襄王知道自己兒子同東方六國都打過交道,比在座眾臣都有發言權,可是當朝諸臣都不知道申龍甲化身黃金甲的所作所為,觀感還停留在他寄養在趙國貧戶家的狀態,對於

莊襄王竟然向他詢問如此重要的軍國大事,而紛紛感到不滿,朝堂上一時議論紛紛。就連支持嬴政的呂不韋也眉頭大皺,擔心莊襄王向嬴政提出如此重大的問題,嬴政一旦對答有

誤,將影響他競爭儲君之位。

申龍甲則不以為然,向前出列,高聲答道:“回稟父王,孩兒認為此次確實滅周良機。自周室東遷之後,君權早已經旁落,國土盡被七國瓜分,無城無民無兵無金更無糧,所

以每過幾年就會借自己共主身份,聯合幾國打擊一國,妄圖可以以此得到利益,但是每次都事與願違。對此各國早已經如同幽王烽火戲諸侯般頗有怨言了,沒有好處卻還要搭上兵

錢糧,出兵一事多為陽奉陰違,即使出兵也不出力,無非隻是相互壯膽,頂多到函穀關前來一次武裝大遊行,吃光了兵糧便會返回。隻看此次合縱軍如此勉強,各國一共才隻派出

了十幾萬人馬,便可見其一斑,還都行動緩慢,等到我大秦滅了東周之後,能夠會師都很難說。再者我大秦因東周君圖謀於我,方才出兵討伐,出師有名,目的明確。不似各國到

目前為止,還不知為何而戰,目標盲目。”

說道此處,轉到群臣處,道:“其實對於出兵一事,諸位大人所懼者,無外乎無忌公子一人。我國出征事宜,都已經齊備,正是箭在弦上,不可不發之勢,所以更應該兵貴神

速,消滅東周,拔掉這塊擋在我大秦出兵六國麵前的大石,時機一過,無忌公子兵到,我們就隻能站在函穀關,望周興歎了。”

申龍甲此話一出,朝堂之上群臣有不少點首讚許,尤其是軍方人士,紛紛出列附和。

莊襄王聞言,心中大悅,對申龍甲的表現大為滿意。

杜壁見狀,怕失了先機,立即出列進言道:“既然王子政如此文韜武略,如果隨同呂相國一起出征破敵,一定可以馬到成功。為防止五國聯軍狗急跳牆,末將願隨同蟜王子據

守函穀關。”

陽泉君立即上前隨聲附和。

莊襄王心道:他們明顯有為蟜兒爭儲之意,看來政兒隱瞞自己是黃金甲之事,在這個關鍵時刻,確實可以在異軍突起,以他的才幹,應當穩占上風,我正好順勢而為,讓政兒

名正言順的登上儲君之位,他們也就都啞口無言了。

想到此,讚同道:“好!就依杜愛卿之言,寡人命呂相國為將,蒙驁和政兒為副,率軍十萬,征討東周君。蟜兒隨同杜壁據守函穀關。”

申龍甲同時也受到了任務提示:

“觸發支線任務:滅東周君。”

“任務獎勵:一千點獎勵點數。”

“任務懲罰:二千點獎勵點數。”

“任務說明:於公元前247年以前,完成任務。”

“是/否接受?”

申龍甲回答‘是’後,同呂不韋和蒙驁一同上前領旨。看到這次竟然是可以選擇的任務,要求公元前247年以前完成任務肯定和爭奪儲君之位有關,所以懲罰才那麼低。

兵貴神速,朝會之後呂不韋與申龍甲立即領軍出城,浩浩蕩蕩地進發,還額外配備了一支五千人的連弩兵,手持的的都是申龍甲按照三國時期諸葛連弩改進的連弩,能夠裝載

十支鐵箭,不是十支齊發,而是能發射十次,殺上十人。

自從百戰寶刀問世後,申龍甲命人依其形製,大量生產,經清叔親自指點工匠,煉製出一批厚背長刀,雖遠及不上玄鐵加鉻料的百戰刀,但已大大增強了秦國騎兵衝鋒陷陣時

的斬劈能力,今回尚是首次派上用場。

另外,所有的戰馬都已經全部配備了馬鐙、馬蹄鐵和馬鞍,奏軍鐵騎一向都優於東方士卒,現加上這些兒最利馬上攻擊的新武器,更是勢不可擋。

烏廷芳和紀嫣然等都想隨同申龍甲出征,但是其中會武的隻有烏廷芳、紀嫣然和季朝雲三人。烏廷芳僅是花拳繡腿,又是正妃,還要衝擊《渾天寶鑒》第四層碧雪冰。

紀嫣然文韜武略無一不精,雖然內功方麵,《渾天寶鑒》剛剛達到第四層碧雪冰,但是她弓馬嫻熟,劍法和矛法更是少有敵手,統兵和斬將都可勝任,申龍甲可不會把她落下

季朝雲經過申龍甲和趙氏行館的**,已經練成了《**》,《先天乾坤罡氣》已經達到了‘綿體’境界,《渾天寶鑒》也已經達到了第七層靛滄海,弓馬、劍法和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