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樓記41(1 / 2)

第四卷文學漫話 第40章一曲人性的悲歌——花鼓戲《瘋啞奇冤》觀後感

長沙市花鼓戲劇院演出的《瘋啞奇冤》,取得了轟動的效果。這是一曲人性的悲歌。由於許多讀者沒有看過此戲,我還是簡述一下劇情吧!

朱琛和柳氏是一對恩愛夫妻,朱往山東任新知府,乘船赴任時帶著貌美的妻子、二歲的兒子、(兆乾)老母,及隨人。同行的還有朱母的侄兒楊生謀(藥材商),他對朱家非常照顧卻別有用心。某日晚,楊與朱在船上飲酒,趁朱大醉,楊以毒藥作醒酒湯將朱毒死,然後推入水中。他的罪惡被下人楊祿看見,又將楊祿打入水中,楊生謀謊稱朱酒醉後不慎落水,楊祿去救人也落水了。朱母深信不疑,並勸柳氏嫁給楊。楊生謀一箭三雕,冒名當上了知府,又奪了朱的愛妻,並生一子名兆坤。

五年後,當年落水的楊祿並沒有死,以販賣小兒玩具為生。他想報仇卻又無能為力。於是他拐走了楊生謀剛滿五歲的親生子兆坤,欲加殺害,然而麵對天真可愛的兆坤卻下不了手。便收為養子,企盼他長大成人後報仇。

十三年後,在楊祿的精心撫養下,兆坤考取了山東巡按。手握尚方寶劍大權在握。

柳氏後邂逅楊祿,得知真相,原來殺害丈夫的凶手就是楊生謀。她悲痛欲絕,寫下狀紙要告楊,因有楊祿作證,想讓大權在握的巡案兆坤為她報仇。豈知楊生謀被捕後,對殺人罪行供認不諱,且毫無畏懼,可她們的兒子兆坤作為巡案,雖手握尚方寶劍卻難以處決……

第八場是全劇的高潮,父與子的恩仇、妻與夫的宿怨、忠孝與天理的衝突,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正義是否戰勝邪惡,讓觀眾懸著的心在靜靜地等待……

什麼是悲劇?用魯迅的話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從而激起觀眾的悲憤及崇敬,達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竇娥冤》《桃花扇》等都是屢演不衰的優秀悲劇作品。而《瘋啞奇冤》無疑也是一出人性的悲劇。作為山東巡撫的兆坤,手握尚方寶劍,在證據確鑿,犯人供認不諱的情況下卻難以執法,擋在他麵前的有三條人性方麵的巨石:

一是殺生父要落下不孝之子的罪名。在封建社會提倡“三綱五常”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也就是說:“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如要殺生父,乃大逆不道,屬犯上行為。”

二是惡人楊子謀在人性上有另外的一麵,對柳氏體貼入微,對養子兆乾視為己出。而兆乾的新婚妻子乃權貴監察的女兒。況且兄弟倆同朝為官,一張情網就罩著他猶豫不決。

三是殺生父的後果,正如楊生謀所說:“兒子!你殺不了我啊!殺了我,世人會笑你有一個殺人的生父,有一個通奸的母親,還有一個拐騙兒童的養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