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師範美術專業學習書目《高等師範院校文科專業必讀書學習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有專門的“美術專業”部分,以二十七頁篇幅簡要介紹了素描、色彩、油畫、中國畫以及解剖透視、構圖、美術史、中學美術教學法等領域的重點書目,其中在中國畫部分,古典畫史畫論隻選了一部陝西近些年所出版的清人沈宗騫《山水畫論》;其餘都是教材、概論,而在美術史部分除了流行的幾部中西美術簡史外,還選了一本伍蠡甫的《中國畫論研究》。由於是作為師範學生必讀書目,所以評介文字都是讚揚推重之辭,沒有批評與指謬。
十四、與書畫相關的書目資料淩利忠所著《明清畫學著述的反思及啟示》雖然不是書目性質,但是卻是對明清畫著的批判,對於了解明清畫史畫論的學術背景與質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更近時代的美術史著作進行掃描的,是薛永年《九十年代的美術史研究》(見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驀然回首》),雖然該文本意不是為了書目評介,但是在效果上卻對九十年代的美術史研究領域出版的圖書提供了宏觀而全麵的背景介紹。《中國古代藝術論著研究》張燕編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實則是一部藝術論著選讀,雖然所選談藝古籍有書畫專業較少涉獵者,但是其見解每每有不夠周全之處。在各類美術辭書中,照例都會有圖書或典籍的介紹條目,比如《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與邵洛羊主編之《中國美術大辭典》,隻是辭典每一條目都不可能太長,因此,隻能是極簡括地評介,無法展開論述,但是一般都還精當,書目的選擇也認真嚴肅。藝術專業著作中作為附錄的書目,也有其參考價值,如博士論文必不可少的文獻資料目錄,以及美術史論專著的參考文獻目錄,如陳池瑜編《中國現代美術學史》的附錄《中國現代美術學著述目錄初編(1901~1950年)》,都有一些難得的書目鉤沉發現。藝術類出版社如人民美術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均出有本版書目,如《文物出版社圖書總目(1957—1987年)》、《文物出版社圖書目錄(1996~1997年)》等,雖然不是準確、完全意義上的書畫專業書目,而且體例也無選擇,隻是出版品種清單,但是資料性很強,對於專業讀者來說,自有其參考價值。在出版書目之外,還有評介集,如《文物出版社版圖書評介集》,以書評為主。國家新聞出版署所出的《中國美術出版——首屆中國優秀美術圖書獎獲獎圖書1980—1990年》,也是對十年間美術類圖書中的精品加以彙總,圖文並茂,而且附以英文,不無實用價值。與書畫專業書目相近的是書畫專業書話以及書評。書話是一種談書的書,以隨筆或劄記形式出之,頗受讀者歡迎。近來坊間一再出版成套的書話,還有不少以書話享名的大手筆,如黃裳、薑德明等等,一版再版的名著有《晦庵書話》、《西諦書話》,以及孫犁的《書衣文錄》等。外國的書話與書評則是有毛姆的《書與你》、《紐約時報書評周刊100年》。甚至連茶學這樣的專業,都有專門的書話《研書》。遺憾的是,我沒有看到書畫專業的書話或書評專著。《美術之友》是專門評介美術圖書的刊物,但是,此刊是由若幹家美術出版社共同編輯的,因此,評介的也就是這些出版社的新書,用句時髦的話,是“會員製”的,所以仍然不能全麵客觀地反映美術出版的麵貌與成果。《中華讀書報》與《中國圖書商報》也開辟了美術圖書的專版,時有佳作,但是總體而言,分量仍嫌不夠。嚴格地講,書、報、刊在媒介理論中是不分家的,尤其是雜誌,與圖書甚至在形式上都沒有什麼不同。從這個角度出發,許誌浩所著《1911~1949中國美術期刊過眼錄》,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年版,也就具有美術書目文獻學價值。此書對40年間近400種美術期刊資料逐一評介,書後還有一個附錄《中文報紙美術副刊目錄》,起自1909年《民呼日報》的“圖畫”,終於1949年北平《新民報》“新美術”周刊,共收錄141種,對民國時期的美術專業報刊進行了全景介紹,於美術史研究工作實在是功德無量。
關於外國美術專業書目與網絡檢索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中國書畫始終處在西方美術的衝擊與挑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