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作古文辭4000餘首,詞、駢文甚多,尤擅詩名。詩境清腴,而曲盡事情。雖刻苦研練,而自然流轉如脫口出。蓋窮於遭遇,而詩益工。嚐為雜感18首,自序日:“造物何心,鴻鈞自轉,生人有命,龜策難知。翳窮士所遭逢,迨老夫而極盡矣。始也,跳梁蛙井,辟道蠶叢,恃其窺豹之能,便有化魚之勢。而蓬瀛路遠,枉自求仙。閶闔門多,未由見帝。少時桃露,凋零頰上之顏;中夜葭霜,點染鬢邊之影。望茫茫之宇宙,目與腸回;撫種種者頭顱,心隨發短。
武詩名與臨洮吳鎮相上下,亦相友善。時論謂秦安有三詩人:唐權德輿,明胡纘宗,清則為□。著有《靜庵詩文集》20卷,又與陶奕同纂《直隸秦州新誌》。其詩如《李廣墓》:“大名猶表墓,識是李將軍。狐首秦亭上,雄心漢塞雲。封侯多骨相,飛將自功勳。石馬斑苔蘚,摩挲野日燻。”《村夜》:“日落四山幽,宵分坐小樓。月華隨水泛,天漢近窗流。卻扇全消暑,披襟欲待秋。不緣苔岸滑,方恣杖藜遊。”
參閱張維《甘肅人物誌》;
《秦安縣誌》
章嘉·若貝多吉
章嘉·若貝多吉(1717—1786年)藏族。天祝縣人。青海互助縣郭隆寺(即佑寧寺1五大活佛之一的章嘉活佛第三世。清代大國師、著名佛學家、學者。
出生於今天祝縣旦瑪鄉珠嘎爾山下牧民之家。4歲被認定為章嘉二世轉世靈童,迎往郭隆寺坐床,7歲時受圓滿居世戒和近事男戒。8歲時至西寧與大將軍嶽鍾琪會晤,並奉雍正帝聖諭抵北京。10歲時雍正帝為其於內蒙古多倫諾爾修建善因寺.拜赤欽喬珠羅桑丹巴尼瑪和噶欽喜繞達傑為師,學習經文,獲得非凡超人辯才。15歲時,為雍正皇帝灌頂。18歲時即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帝依前世章嘉活佛之例,封為“灌頂普善廣濟大國師”,頒發詔書,並賜給80兩黃金所鑄大印及金冊,授為掌教喇嘛,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同年奉旨與第十七皇子護送第七世達賴喇嘛噶桑嘉措人藏,至次年三月到拉薩。在藏從達賴喇嘛和赤·阿旺卻丹處聆聽藏傳佛教格魯派口耳相傳的全部教誨,在哲蚌寺郭莽紮倉教授宗喀巴所著《因緣論》,譽滿全藏。兩年後返京。
21歲時著手撰寫《智慧之源》一書,次年即完成。25歲時開始翻譯《丹珠爾》大藏經,兩年即譯成。35歲時撰成宗教史著作《須彌妙莊嚴》一書。39歲時,外蒙古大活佛哲布宗丹巴發動叛亂,章嘉活佛奉旨前往勸誡,經諭導平息叛亂。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41歲時,七世達賴圓寂,奉旨前往西藏處理後事,會見班禪·華丹益喜。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43歲時主持認定嘉華嘉措為七世達賴之轉世靈童,並與班禪活佛為七世達賴靈塔舉行開光儀式,撰成《七世達賴喇嘛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返回北京。49歲時,奉乾隆帝之命於熱河棒槌山對麵主持修建成一座佛殿及壇城。年底,乾隆帝為其親自主持祝壽。51歲時,赴五台山靜修。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5歲時參與主持在承德山莊仿布達拉宮建成一座大寺院。翌年,奉旨主持將大藏經譯為滿文,曆時18年完成。64歲時,奉旨前往多倫諾爾迎接來京之班禪大師,並陪同前往承德行宮覲見乾隆帝。同年十月班禪病逝,主持超度法事。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1圓寂於北京,享年70歲。五台山海藏寺建其靈塔。
章嘉三世博覽群書,聰敏絕倫,精通佛教大小五明,通曉梵、藏、漢、蒙、滿多種語言文字。9歲起即開始著述,一生共撰寫217部(篇)著作,主要的有《七世達賴喇嘛傳》、《須彌妙莊嚴》、《喇嘛神像記》、《造像度量經》、《正經學·智者生處》、《佛曆表》等。翻譯藏文大藏經《甘珠爾》為蒙文,將漢文大藏經譯為滿文,編成蒙、藏、漢三種文字對照字典《智慧之源》。主持參與了達賴轉世、平息外蒙叛亂等重大事件,為全國統一及政治社會穩定,各民族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貢獻。生前身後享有極高聲譽,在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學問之精博,德行之高尚,無與倫比”。清代名學者梁章钜《稱謂錄》記日:“乾隆中有章嘉呼圖克圖來京師,上稱之為國師,居旃檀寺。每元旦入朝.坐黃幔車,所過爭以手帕鋪道,伺其輪壓而過,則以為有福。其車直入東華門,蓋尊寵章嘉,正所以帖伏外夷,乃常駕遠禦之深意。……《蒙古經》及中土《大藏佛經》皆能背誦如流,汪文端(由敦)嚐叩一佛事,輒答以某經某卷。檢之果不差,則呼圖克圖亦未可輕量矣。”
參閱智貢巴,貢卻乎丹巴繞吉《安多政教史》;
《天祝縣誌》
馬明心
馬明心(1719—1781年)一作馬明清或馬明新,字複性,經名易卜拉欣,又名穆罕默德.召裴,道號“維嘎耶·屯拉”(意即“維護主道的人”)。回族,原籍階州(今隴南市),後遷居河州(今臨夏)。中國伊斯蘭教哲赫忍耶門宦創始人。
幼年喪父,為叔父收養。雍正六年(1728年)隨叔父往麥加朝聖,途中二人失散,流落也門做雇工,後被也門教堂大伊瑪目伊本載尼收留為徒。明心眉目清秀,聰明機智,吃苦好學,深受其師喜愛。在此學習乃格什板頂耶的蘇菲派教義,完成朝覲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