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清代(3)(2 / 3)

孫詔

孫詔生卒年不詳。字鳳書,武威人。清代良吏。

康熙五十年(1711年)中進士,以翰林院庶吉士改任知縣。性伉直,不能屈事上司,故不能融洽。值雍正帝奉祀先祖陵,駐蹕(bi 閉)其縣。天大雪,雪積行宮門外數寸。按例,宮門內外打掃之役,均由宮監負責。宮監有所索取,詔不與,因恨詔,於是呼縣官來掃雪。詔謂宮監日:“縣官為天子掃雪,何辱之有!”傴僂掃雪不已。宮監怒,歐打詔。詔引其魁以出,命刑吏杖之。此時,大臣皆侍候宮門外,聞之震恐,上奏雍正帝。雍正帝覽奏,欣然日:“此知縣好膽!宮監滋事,不可赦。”交所司治罪。而召見詔,慰勉再三。不久,升任寧波知府。

兩浙屢有大逆之案,朝廷命停罷春秋貢士,特設觀風整俗使,宣揚國家所以激勵士民之意。於是總督、學政分別上奏浙人洗心滌慮,痛改前非,但嚐未提及恢複貢士之事。詔到任,謂諸生以立品奉公為上,依托苦讀,但不能及時完成國家課賦,作《四民倡罪》,嚴格考試。凡有拖欠糧賦者,則停試,待其完賦,即為補錄。提學使巡視至寧波,讚賞詔所為,命全省仿行。當年,浙江課賦繳納為全國之最。雍正帝知浙江百姓樂於輸課賦,遂許恢複科試,浙人由此甚為感激詔。又修複南宋六陵,祠祀義士,發潛誅奸,修廢舉墜,一時吏治刷新。

遷紹寧台道,轉兩浙鹽運使,再遷江西按察使。勤於政事,慎於庶獄,遷湖北布政使。未上任,卒於江西。名學者全祖望為詔作誄,稱頌其功德,讚為西北英才。

子為磷,舉人;孫俌,進士。

參閱張維《甘肅人物誌》;

《武威市誌》

宋愛

宋愛(?—1754年)字體仁,靖遠人。清代良將。

愛出身將門。父可進,從撫遠大將軍年羹堯討羅卜藏丹津,擢副將。又從提督嶽鍾琪攻郭隆寺,定青海,再升涼州總兵,後為甘州提督。

愛於雍正元年(1723年)中武進士,授三等侍衛。翌年,奉命省視其父可進軍中。桌子山之戰,愛從可進奮戰有功。河南、河北鎮總兵紀成斌奏請以愛授河南開封都司,雍正帝疑成斌受年羹堯指示而提請,允準其奏,但即命愛傳諭詰問成斌。成斌奏日:“開封都司,省會重地。去年剿桌子山,親見愛奮不顧身,極有膽氣。且代可進料理營務,頗有才幹。知其能勝任,故冒昧陳請。臣實未受何人囑托,即可進亦不過同在軍中相識,素無交情。”雍正又諭日:“朕原不過揣度之辭。近年年羹堯握兵柄,若爾等蔑國恩,重私誼,甚非朕保全功臣之意。今既無別故,意在為地得人,朕甚嘉賞。”再遷浙江紹興副將,命署總兵,曆南陽、永州、天津、定海諸鎮。

乾隆六年(1741年),擢襄陽總兵。翌年,調安籠。乾隆十年(1745年),貴州總督張廣泗奏言:“古州(今榕江縣)係新辟苗疆,諸鎮中惟愛詳慎周密,年力正壯,請以調補。”乾隆帝從其奏。乾隆十八年(1753年),擢貴州提督。前提督丁士傑奏言古州苗因公役使不從,恐激成驕抗,諭將吏彈壓。愛奏:“古州苗於應備夫役,一呼即至,初未見遲延。所屬新疆苗民,亦不至驕抗。苗性難馴,惟在有司善於約束。平時不煩苛,有事不姑息。務使懷德,兼知畏法。”乾隆帝褒勉愛善撫民。乾隆十九年(1754年),卒。

參閱《清史稿》卷299

閻相師

閻相師(1691—1762年)字渭陽,高台人。清代良將。

行伍出身。以功累遷安西前營遊擊。巴裏坤辦事大臣雅爾哈善謀討誅厄魯特叛亂首領沙克都爾曼吉,命相師率500人冒大雪前往,設計殺沙克都爾曼吉,俘其部從4000餘人。又與副將醜達將千人赴魯克察克同額敏和卓逐回猷莽阿裏克。錄功,遷金塔營副將,屯田吐魯番。擢肅州鎮總兵。又以領隊大臣從雅爾哈善討叛回首領霍集占,圍庫車,石傷相師額,屹不動,力戰如故。攻克阿克蘇城,以相師駐守。不久,再隨大軍征剿霍集占於葉爾羌。授安西提督,駐守喀什噶爾。後改甘肅提督,移駐庫車,詔命屯田烏魯木齊。奉詔入京覲見乾隆帝,賜賞銀幣,畫像紫光閣。病卒,賜太子太保,諡桓肅。

乾隆禦賜祭葬碑略日:“閻相師素嫻武略,從任戎行。生長秦中,悉邊陲之形勢;奮身卒伍,有專閫之規模。方協鎮於平涼,韜鈐益展;逮建牙於湟隴,揚曆恒多。……從征戈壁,威行蔥嶺之西;躍馬崦嵫.勳策淩煙之上。”

“相師軀幹修偉,有至性。既貴,念親不逮養,每食泣下。得俸與兄弟,不問出入。所居鎮夷堡地萬畝,為浚渠灌溉,數百家利賴之”。其惠施所及,裏人至今猶頌不忘。

參閱《清史稿》卷316;

張維《甘肅人物誌》

胡□

胡□(yi 億)(1708—1770年)字鼎臣,號靜庵。秦安縣人。清代隴上詩人、學者。

□出身書香之家,祖、父兩代皆以能文知名當地。□聰明慧悟,資賦過人,於書無所不讀。選雍正十二年(1734年)拔貢,更刻苦勵學,聲名甚盛,但終未及第。乾隆六年(1741年)起,主講秦安書院。獎掖後進,致力詩賦,每一篇出,學林爭相傳誦。及老,始為高台縣訓導。在任四年告歸,返家半月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