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三年(1646年)中舉人,順治十二年(1655年)考中進士,授浙江錢塘知縣。升廣西南寧同知,後任福建興化知府。康熙九年(1670年)升任湖廣上荊南道。調福建興泉道,再授江蘇布政使。康熙十二年(1673年)母喪,總督麻勒吉、巡撫瑪祜上書,“天顏廉明勤敏,清積年逋賦,厘剔挪移,事未竟,請令在官守製”。次年覲見康熙皇帝,力言江南田賦征收中的各種弊端,提出“吏不能欺民”,實行“州縣通計田額,均分裏甲”;“每戶實征錢糧分十限,於開征日給限票,依限完納結票”。朝廷定為製度。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任江寧巡撫。上疏呈報錢糧交待冊,康熙帝讚賞褒嘉其冊清楚明晰,令各布政使相互交接以此為標準。不久因節減驛站錢糧,加授兵部侍郎。此時,大將軍貝勒尚善征討吳三桂於湖廣,命天顏造船運送軍隊物資,因功加太子少保、兵部尚書,仍兼右副都禦史。時運送軍隊征派夫役組織不善,民多逃匿,天顏上疏提出“軍赴前敵,仍給纖夫;其凱旋還京,並各省調遣歸標官兵,每船應夫若幹,以其值給船戶,令雇水手”。康熙帝令各省執行,定為製度。江南水道交錯,天顏為布政使時,請於巡撫瑪祜,疏通吳淞江、劉河淤道。康熙十九年(1680年),霪雨成災,天顏又請求朝廷撥款,疏通了常熟白茆港、武進孟瀆河諸水道,白茆港43裏達海,孟瀆河48裏入江,並製水閘旱泄澇蓄。同時,又上疏請減浮糧,除板荒、塌沒、公占田地賦額。康熙二十年(1681年)揚州知府高德貴虧空庫銀數萬兩被劾罷官,不久死,天顏上疏銷草豆價,戶部核減7000多兩。後遭誣被劾“奏銷浮冒”,被降職。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複任湖北巡撫,調貴州巡撫。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授任漕運總督。上疏:“京口至瓜洲,漕船往來,風濤最險。請仿民間渡生船,官設十船,導引護防”。部議未準,但康熙帝下旨:“朕南巡見京口、瓜洲往複人眾,備船過渡,有益於民,其如所請行”。天顏再提議,請免江南、江西曆年未完成漕項額銀。江南揚州、淮安所屬運河之東臨海各州縣,地勢低下,常年遭受水災,康熙帝采納湯斌建議,遣侍郎孫在豐疏浚下遊。而河道總督靳輔認為疏浚無益,提議從翟家壩到高家堰築重堤,收堤擋溢出之水北出清口。天顏力主疏浚,雙方上疏反複爭辯。朝廷派員實地堪察後,天顏疏議未被采用,被罷官。後被捕下獄。在獄中反複申辯,康熙帝念前造舟濟師之功,給予免釋。康熙三十五年f1696年1四月十五日,卒於蘇州吳縣寓所,年73歲。
“天顏曆官有惠政,嚐疏請有司虧帑雖逾限,於發遣前清償,仍貰其罪。獄囚因逸犯株連,待質已三年者,於秋審時開釋:獄囚無親屬饋食,月給米三鬥,皆恤下之政。在江南興水利,蠲積逋,而請免纖夫,醒一時之困,江南民尤頌之”。
參閱《清史稿》卷278;
《靜寧縣誌》
王進寶
王進寶(1626—1685年)字顯吾,靖遠(今白銀市平川區)人。清初名將。
進寶精騎射。清初從陝西提督孟喬芳定河西,授守備,隸甘肅總兵張勇標下。順治十一年(1654年)隨軍南征。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軍貴州,至十萬溪,懸崖千仞,南明將軍李定國遣其將羅大順扼險屯守。進寶率眾攀崖直上,攻破要塞,以功遷經略右標中營遊擊。康熙二年(1663年)師還甘肅,升參將,再遷為副將。康熙十二年(1673年)擢西寧總兵。
吳三桂叛清起兵雲南,西南、西北各省紛紛響應,陝西提督王輔臣叛應三桂,攻陷蘭州,張勇遣進寶率師征討。軍至黃河,夜以皮囊結筏自柴灣渡河,於皋蘭龍尾山攻破敵陣地,俘王輔臣將李廷玉,遂東進克複榆中、定西。趁大雪敵不備,攻破臨洮。授左都督。四月,進攻蘭州,圍困守敵,斷其糧運,至六月,守敵出降。當年秋,吳三桂遣其將王屏藩、吳之茂自四川來援王輔臣。吳之茂據西和鳳凰山,進寶督兵討戰,初戰受挫;之茂又來夜襲,進寶以計環攻之,大敗敵軍。康熙十五年(1676年)擢升陝西提督,兼領西寧總兵,駐秦州(今天水)。二月,吳之茂進犯秦州,進寶迎擊,擒其總兵徐大仁,又敗敵於羅家堡、鹽官等地,於牡丹園截獲敵兵糧械。會戰武山洛門,斬敵裨將數人,大獲全勝,吳之茂以十餘騎逃走。以功授二等阿思哈尼哈番,晉一等,授奮威將軍,仍兼提督平涼諸軍事。康熙十七年(1678年)複慶陽,斬敵將袁本秀。次年,率部進軍四川,與長子用予同行,破敵於紅花輔,克鳳州、兩當,繼克武關、雞頭關,俘敵將羅朝興,收複漢中。奪朝天關,破廣元。康熙十九年(1680年),追王屏藩至保寧(今四川閬中縣),敵2萬人出戰,進寶督兵奮擊,大破敵軍,追敵至錦屏山,連拔敵壘。進寶禁諸兵毋驚擾鄉裏,皆日“此仁義將軍也”。王屏藩自縊死,俘吳之茂及部將17人,指揮所部將領攻克昭化、劍州、蒼溪、蓬州、廣安、合州、西充、嶽池諸州縣。詔令留鎮四川,駐保寧。擢用予鬆潘總兵。
康熙二十一年f1682年1,奉旨人覲,雲貴總督趙良棟亦至京師,二人曾因吳三桂將譚弘既降複叛,一時攻克建昌(今四川西昌市)而互相攻劾,康熙帝諭日:“二臣功績並茂,欲矜全保護之;私忿攻訐,不諳大體,皆置不問。”賜服物,還鎮。不久,上疏請求病休,詔命還固原就醫,以其子用予護諸軍駐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