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立法保護名人故居須有新思維2009年11月23日

53.拆遷條例的“盈利模式”2010年1月14日

54.“梁陳方案”的成本2010年3月17日

55.北京行政區劃調整豈能再推“老城區2010年7月5日

56.北京調整行政區劃不能“焚琴煮鶴”2010年7月12日

57.抓住北京舊城保護的最後機會2010年7月21日

58.北京的“人口失控”2010年8月16日

59.北京人口規模控製之難2010年8月30日

60.北京交通的戰略與戰術之困2010年9月26日

61.圓明園內,至少三事勿做2010年10月5日

62.民國改造故宮之爭2010年10月21日

63.世博觀察之十:失去了“巨人的肩膀”2010年12月25日

64.私有四合院的院兒,拆遷時補不補償2011年1月23日

65.建築學家的境界2011年2月21日

66.兩會特別報道:城市化轉型2011年3月13日

三、媒體對登琨豔的報道角度

1.蘇州河沿岸有望成申城“蘇荷”

《文彙報》2000年8月28日

2.登琨豔:一生不愁沒錢

《理財周刊》2001年4月9日

3.老倉庫,庫存著上海的時尚?

《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2月18日

4.人的肢體不撒謊

《深圳商報》2002年12月8日

5.在上海實現夢想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2月11日

6.上海新居住時代

《中國房地產報》2003年8月27日

7.延續城市文脈

《解放日報》2004年10月27日

8.楊浦濱江崛起創意產業園

《解放日報》2004年10月31日

9.登琨豔:東外灘,給我20年時間

《第一財經日報》2004年12月10日

10.“當代藝術大旗”再揚蘇州河畔

《東方早報》2005年1月15日

11.登琨豔:誤入時尚圈的建築師

《全球財經觀察》2005年1月21日

12.老建築“再生”,續城市文脈

《無錫日報》2005年3月30日

13.登琨豔我學會了沉默

《北京青年周刊》2005年10月13日

14.創意地產代表案例大搜索

《房地產時報》2005年12月19日

15.創意地產浮現於市

《中國建設報》2006年5月10日

16.京滬創意產業園生存堪憂

《中國文化報》2006年7月11日

17.產業建築何去何從?

《中國建設報》2006年10月12日

18.登琨豔:雙重性格之下追求“無我”境界

《建築界》2007年2月26日

19.從蘇州河到黃浦江:存留工業文明的記憶

《文彙報》2007年5月7日

20.從藝術到時尚

《美術報》2007年12月29日

21.這一條蘇州河

《文彙報》2008年5月3日

22.創意產業,看上去很美

《上海金融報》2008年11月7日

23.登琨豔的夜宴

《新民周刊》2008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