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多元與問責:媒介商議模式形成中的媒介因素(5)(2 / 3)

2.機關類和行業類媒體的選擇性參與

中央和北京市級黨委機關在商議中進行有選擇的參與。《人民日報》以來論的形式參與“名人故居評定標準”和“故居保護方案製定”兩個政治敏感度較低的議題中,為社會學者提供表達平台。《北京日報》以來論的形式參與“名人故居評定標準”、“曆史名人評定標準”、“公眾參與的範圍”等較為專業的議題,為政府專家提供表達平台。與專家模式中的機關報出麵“總結”和“定性”的參與形式不同的是,梁林故居媒介商議中,《人民日報》和《北京日報》兩家機關報以發表來論的方式參與媒介商議的過程中,由於這兩家報紙本身特有的“官方背景”和一貫的“不參與”立場,梁林故居媒介商議中機關報參與形式的轉變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決策者對於媒介商議態度的變化,表現出一定的參與討論的意願。這種參與討論意願的提高,一個直接效果是作為公共政策決策者的政府給出的“關鍵回應”的增多,從而對公共商議的持續進行起到了關鍵性的延續作用。

《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建築報》、《中華讀書報》、《檢察日報》、《人民政協報》等中央級行業類報紙參與程度同樣較高,其中以《光明日報》、《人民政協報》最為明顯。《光明日報》在第一議程中運用來論、深度報道、專訪的形式參與“北京文保部門不作為”、“曆史名人評定標準”、“名人故居評定標準”議題中,為社會專家、跨界記者提供表達平台,並對國家文物局長進行了專訪,一定程度上促成媒介議程向政府議程轉化。在第三議程“公眾參與”中,《光明日報》也有零星來論報道,為跨界記者提供平台。《人民政協報》則以來論、深度報道、人報道等參與第一議程,為社會學者提供表達平台。《中國文化報》、《中國建報》、《中華讀書報》、《檢察日報》、《人民政協報》在第一、第三議程中均有報道,在第三議程中更為集中,以深度報道、來論的形式為民間保護誌願者和跨界記提供表達平台。由於代表了知識精英的專業立場並擁有較高的政治資源,中級專業媒體一直起到提升議題的重要作用、起到了對商議議題的政治轉化的用。由於專業媒體對商議議題政治轉化的推動主要集中於宏觀的理念上,例“城市遺產保護的公共參與時代”等,因此需要與采用民間消息來源的都市類體的聯動,才能有效地將體製議題轉化為政策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