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朗的觀點
今年早些時候,阿波羅11號飛船的前任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對於美國宇航局對於財政和野心的縮減表達了他的悲哀。他說到:“一些人質疑為什麼美國人應當返回月球,畢竟我們已經到達過那裏。我發現那很讓人困惑。這就好像是16世紀的君主公告說我們不需要去新大陸,因為我們已經到達過那裏。“
今年的標誌是Space
X公司的龍貨運太空艙實現第一次私人資助的太空飛行。政府資源縮減的同時,私營部門在快速的發展。然而太空旅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仍然太過昂貴,而且還不清楚什麼時候深入太空的旅行會對付費旅遊者開放。目前估計如果你能夠乘坐一架波音747飛機飛到火星,路上將花費大約30年時間。太空旅行的私人化將幫助打造一條通往火星的及時、實惠而又舒適的路線。
在科幻小說中,一個世紀以來人們都在幻想著拜訪火星和其它的星球並且在上麵定居。科幻小說火星三部曲的作家金-斯坦利-羅賓遜解釋到:“太空科學是一項地球科學,在地球上研究火星將成為了解地球作為一顆行星的一部分。”羅賓遜推測在火星表麵下很有可能發現生命遺跡的化石,發現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較小。www.ufo-1.cn
地球探索
到目前,地球是所知唯一內部存在大量水的行星(地幔礦物中的最大水含量很可能大大高於各大洋的海水總量)。科學家分析了兩塊從火星內部產生的隕石中水的成分,發現在火星地幔中的水含量可能遠比估計的要多,差不多與地球一樣。這個結果不僅影響了我們對火星地質曆史的認知,也對理解水是如何到達火星表麵的有所啟示。數據提升了火星或許能維持生命這個說法的可能性。
6月15日發表在《地質學》(geology)上的
研究
中,科學家分析了輝熔長無球粒隕石(shergottite)。這些隕石是火星地幔不完全融化形成的,然後再在淺的火星次表層和表麵結晶。大約250萬年前,它們由火星表麵噴射到地球。科學家根據隕石地球化學了解到了許多行星地質學過程。
“研究分析了兩塊有著不同形成過程的隕石,一塊的形成摻雜了大量的其他元素,而另一塊沒有。我們研究發現盡管他們的化學構成很不相同,兩塊隕石中磷灰石水含量基本上一樣。這個結果表明火星形成的時候有水參與,在行星分異的時候火星能夠在內部儲存水。”
基於礦物中的水含量,科學家估計產生隕石的火星地幔含水量為70到300
ppm(百萬分之一)。相比之下,地球地幔上
部含水量為大約為50到300ppm。研究團隊利用了新的設備和可以將磷灰石中水含量量化的次級離子質譜(SIMS)技術測到了這些數據。
“大量的證據表明火星表麵曾經確實存在過液態水,那為什麼之前的很多估計認為這個行星內部是幹的?這個新的研究非常有意義,並且它暗示可能是火山將水帶到火星表麵的。”研究者總結認為“這些研究不僅解釋了火星上的水是怎麼來的,還提供了所有類地行星在形成時儲存氫的一種機製。”
美國航天局27日宣布,“好奇”號火星車日前發回的圖像顯示,一些火星岩石中含有火星古老河床碎石,表明火星表麵確曾有水流淌過。
“我找到了一條火星古老河床的證據,它與地球上一些河床相似!”“好奇”號在自己的推特上宣布。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當天舉行新聞發布會說,“好奇”號傳回火星礫岩層中石子大小和形狀的信息,這些將為科學家研究火星表麵曾淌過的河流的速度和距離提供線索。
“從這些碎石的大小,我們可以了解到,水流速度約為每秒3英尺(約合0.9米),水深大概在人的腳踝到臀部之間。”“好奇”號項目研究人員威廉·迪特裏希說,“曾有大量研究表明火星存在河道,並設想這些河道應該曾有水流通過,這次是我們第一次真實地看到經水運送過的火星碎石,這是從假設到直接觀察的轉變。”
這些發現位於從蓋爾隕石坑北緣到隕坑內夏普山腳之間的區域。石子大小介於沙粒到高爾夫球之間,其中不少是圓形的。研究人員說,這些石子的形狀和大小表明它們曾被外力運送,且這種外力不是風,而是水流。
美國航天局“好奇”號項目飛行主管托斯滕·左恩此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尋找水存在的證據是“好奇”號的重要工作之一,科學家希望它能找到一些含水礦物,並找到火星表麵從溫暖濕潤變為幹燥的原因和方式,以及這一變化過程所用時間,這些將成為判斷火星是否適合人類生活的重要參考。“好奇”號於8月6日在火星蓋爾隕石坑中心山脈的山腳下著陸。這是迄今最昂貴的火星探測項目,旨在探索火星過去及現在是否有適宜生命存在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