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榮被稱為“上海灘最狡詐的守財奴”,可是發跡了以後,還是做了些善事,在某些方麵也算是有了正麵形象。其實,投身公益事業等於給自己做了個活廣告,可以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如果在企業裏,投身公益還可以擴大自己的宣傳力度,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公司在力量強大資金豐富的時候,開是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的原因,投身公益事業在側麵也可以給企業樹立一個好的招牌。
一提起王老吉,想必大家都能想起一句廣告詞:“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現在,這個品牌在中國非常暢銷。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死難者無數,讓國人無不哀痛。5月18日,在央視一號演播大廳內,一場主題為《愛的奉獻》的晚會如期舉行,晚會主旨在於為災區募捐。晚會上,王老吉相關負責人代表企業捐出一億元人民幣,用於四川地區抗震救災工作,此番善舉贏得掌聲雷動。該負責人說:“此時此刻,加多寶集團、王老吉的每一位員工和我一樣,虔誠地為災區人民祈福,希望他們能早日離苦得樂”。王老吉,這個平日裏低調的民營企業,一夜之間讓華人記住了它的名字。有網友發貼“通告”全民“封殺”王老吉,號召廣大網民積極行動起來“買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買一罐”。更有好事者為王老吉精心編製了若幹廣告語。曰:“中國人,隻喝王老吉!”“不喝可樂,喝王老吉!”“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王老吉。”“我想喝王老吉,加冰的”“戒掉可樂,愛上王老吉!”“要捐就捐一個億,要喝就喝王老吉!”“患難見真情,真愛王老吉。”王老吉的做法打動的不僅僅是消費者的心,而是全國人們的心。
《常洲日報》發表評論說,王老吉在關鍵時刻做了一個超級正確的事情。這話不無道理。縱觀中國,有著五千年悠久而燦爛的文明史,中國人以自己勤勞、勇敢與智慧締造了最有尊嚴的中國文化!儒家文化淵源流長,富於了中國人“愛心、善良、仁慈、寬懷、感恩、自強不息”的博大胸懷!在這樣一種文化的熏陶下,中國傳統的道德風尚定型為“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位卑不敢忘憂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公認“為富不仁,人皆嗤之,視為恥;為富而仁者,人皆敬之,視為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視為感恩之義”。表現在所有民眾身上,那就是輕視與鄙視“為富而沒有良心,為富而沒有善義、為富而缺失道德、為富而沒有感恩之心,為富而缺失社會責任,為富而冷酷乏仁愛之心中的任何一種行為。尤其是在災難麵前,“為富不仁”最受中國人輕視與鄙視。黃金榮也是個聰明的人,他不希望有人說他為富不仁,所以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也積極捐款賑災,他建完了城隍廟以後,收入更多了,就城隍廟開市的當天,生意興隆,賺錢不少。當然不是所有人投身公益事業都有目的,他們是真的想為國家做一點事,比如很多誌願者利用休假的時間去孤兒院或者養老院做事,這些都是不圖回報,不求名聲的。愛心、善良、感恩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很多人成名後積極地投身公益事業,大名鼎鼎的成龍大哥就是如此。
多年來,成龍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已成為娛樂圈的榜樣。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成龍已在近30個國家、52座城市做了近百件善事。2006年5月,成龍被福布斯雜誌評為“全球十大慈善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