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總統普京,當仁不讓(3)(1 / 3)

在他被任命為總理的時候,他跟夫人柳德米拉推心置腹地談了一次,他需要尋求家庭的支持。他對夫人說:“我被任命為總理,很有可能以後會成為總統,這樣一來就沒有什麼私人空間了,你們的生活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柳德米拉表達了對丈夫的信任和理解,丈夫令人眼花繚亂的頭銜變化已經讓她有些喘不過氣來了,不過,她還是真心期望丈夫能達到個人事業的頂峰。因此,她鼓勵他繼續前進,不用擔心家庭因此而受到影響。

最意想不到的一刻到來了。12月的一天,葉利欽叫來了普京。

“我將辭去總統職務。”他說。

普京感到非常驚訝,他說:“總統先生,國家需要您,您不應該也沒有必要這麼快辭去總統職務。”

“我已經決定了。”葉利欽揮了揮手。接著說,“我將任命你為代總統,這是一副很重的擔子。怎麼樣,你同意接受嗎?”

普京答應他將認真考慮。雖然當總理的時候葉利欽便明確宣布普京將作為他的接班人參加總統大選,但這一天還是來得太快了,讓普京覺得實在有些突然。他還沒有想好如何接手這個龐大而瘡痍滿目的國家。而在總理任上,車臣問題占據了他大部分的時間,很少有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

幾天後,經過深思熟慮的普京接受了這一任命。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他擊敗對手,成為俄羅斯的第二任總統。他完成了個人職業生涯的最高追求,也完美地結束了他的代總統之路。

對於屬於草根階層、大雜院出身的普京來說,這條路是如此“順利”以至於很多人都把他的成功視為某些幕後的“陰謀”所致。這些“陰謀論家”煞費苦心地編造了一個神話:在俄羅斯存在一股能夠操縱所有人包括葉利欽的命運的神秘力量,正是這股力量選擇了普京。而之所以選擇普京是因為他是俄羅斯政治少壯派的代表人物,相對於其他的候選人,他更新鮮,更符合民眾的胃口,於是葉利欽便被強製性地“靠邊站”,普京被推到了曆史的最前台。不過,這不過是無稽之談罷了,不足為信。

普京憑借他的實力和魅力一步步踏踏實實地走下來,超越生活中的困境,最後成為俄羅斯總統,這是他的傳奇,也是俄羅斯的傳奇,奇便奇在,俄羅斯終於迎來了一位真正屬於人民的總統。

不過,這條路雖然前半段平凡無奇,但普京正是從這些平淡的經曆中拓展自己,積蓄力量,厚積薄發,譜寫了一段在莫斯科紛繁複雜的政治局勢中精彩的“突圍表演”。

或者,他本身就是做總統的料?正如幾年後普京跟一幫西伯利亞技術大學的學生座談時所回憶的那樣:我從來就沒有覬覦過總統寶座。是葉利欽建議我當總統的。我為此感到意外,第一次談話時我拒絕了,覺得擔子重,不過後來同意了。你們瞧,現在我投入了,幹得很起勁。

“我在聖彼得堡七年的時間沒有白白度過”

普京的政治生涯是從聖彼得堡開始的,他從這兒起步,在這兒學習,從這兒得到了大量的經驗和教訓,也形成了一些良好的素質,正是這一切,才使得他莫斯科的職場之路變得一帆風順。

簡略地說,聖彼得堡的工作使普京變得成熟。相比之下,索布恰克是一個明星政治家,他喜歡跟政要高官以及明星打交道,而鄙視瑣碎的行政事務。從這個角度而言,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聖彼得堡市市長。

但是,幸好他有普京,一個頗為“內行”的官迷。說他是官迷,主要因為他對行政事務的“癡迷”,他做起事來不辭繁瑣、井井有條,把自己分管的事務做得有聲有色。到後來,索布恰克已經完全離不開他了,便任命他為第一副市長。每當自己要出國訪問或者到其他地方去作演講的時候,幹脆就讓普京全權負責,大小事務自己斟酌處理。

久而久之,普京成了聖彼得堡的“灰衣主教”。在市政府人人都知道,索布恰克的三個副市長裏邊,誰才是真正的“第一”。如果你真想辦成什麼事情的話,你最好多花點心思,讓普京在文件上簽字,因為,沒有普京簽字的文件到了索布那兒十有八九不會被通過。由此可見,普京在聖彼得堡市這個龐大的行政機關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作為第一副市長,普京分管了很多工作麵,市政府登記處、公共關係處、政府賓館、司法機構、市長行政機構……他還負責協調聖彼得堡市和列寧格勒州內務總局的工作,並擔任與周邊地區合作政府間委員會和打擊毒品與販毒委員會的領導人。不僅如此,作為索布的第一助手,他還要與莫斯科的官僚們打交道:負責市長與國防部、內務部、聯邦安全部、海關、檢察院、法院以及社會政治團體之間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