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前情(1 / 2)

“今天我乏了,你也下去休息吧。等明日你再來服侍我。”劉雲將小憐打發走了。

高個子隨從走到外麵,對跟在後麵的護衛低聲吩咐了幾句,護衛們答應一聲,四散開去,隱入了黑暗之中。然後高個子隨從又回到房中,將房門關上,這才說道:“大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既然已經知道革左五營要進攻張家寨,我們還是早些離開的好。這一路上提心吊膽,我都快愁死了,等到回去巢州,還不被夫人和顧總兵,張知州他們罵死。”

“好了宋萬,我知道這一路上你很辛苦,但是這是我自己決定的,和你無關,他們不會罵你的。”化名為劉雲的楚隨風跳上床榻,倒在柔軟的被子上,舒服的**了一聲:“嗯,有多久沒睡過這麼舒服的床了。”

兩個月前,楚隨風結束了休假,回到了巢州,準備按照皇帝的安排進擊革左五營。經過巢縣戰役和亳州戰役,楚隨風麾下的火器營已經不再懼怕野戰,而且對付的又是曾經的手下敗將,上至將官下至小校紛紛摩拳擦掌請求出戰。楚隨風雖然不是軍事大家,但是也知道山地作戰不同於野戰,稍有不慎便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堅決的把火器營官兵輕敵的思想給打壓了下去。

楚隨風召集參謀部仔細研究了進軍英霍山區的可行性,最後一致認為條件不成熟,貿然進攻風險很大。首先,對於山中的地理不熟,而革左五營在英霍山區已經盤踞了數年,所以很容易被伏擊;其次,山中道路崎嶇,重型火器無法運進去,而攻打山寨如果沒有火炮,那就要無數的人命去填,這是目前火器營無法承受的損失;最後,那就是後勤供應的問題,如何將糧食運進去,還要保證後勤供給線的暢通。

經過數天的研究,參謀部得出了最終的結論,在沒有解決上麵所述問題的前提下,不能發動進攻。按照當初楚隨風製定的分權方案,如果自己找不到更好的方案,是無權否定參謀部提出的建議的。

楚隨風上書皇帝,將利害關係詳細的講了一遍,不知道是認為革左五營已經無能為害,還是因為楚隨風屢次給自己臉上增光的緣故,崇禎皇帝最後竟然同意了,而且最詭異的是並沒有限定時間,大反常態。旨意下來後讓楚隨風等人也是大感意外。雖然皇帝沒有限定期限,但是深知崇禎皇帝尿性的楚隨風卻不敢就這麼信以為真。一聲令下,巢州總兵麾下所有部門都全力運轉起來。

劉同的情報司人員打著濟民堂的旗號,扮成客商,獵人,甚至流民活動在英霍山區每一個角落,搜集情報,勘探地形,繪製地圖,甚至策反敵方勢力。

王永順的軍工部門,全力研製火炮的小型化,要達到兩至三人就可以輕鬆地運送一門火炮的要求,加上炮彈和火藥也不能超過十個人。同時研製一批適應山區道路的小型戰車,作為運送補給的工具。

馮誌的後勤部門利用濟民堂,同濟堂以及日升隆在各地的分號,全力搜集糧食,以及鋼鐵、硝石、硫磺等戰略物資。

雖然戰爭機器全力開動,一場大戰的陰雲逐漸籠罩在巢州地區,但是卻沒有阻止全國各地商人的湧來。

楚隨風自出仕以來,未嚐一敗,這增加了商人們的信心,而且在楚隨風的全力經營下,巢州已經變成了一個商品的集散地,冶鐵基地。城南已經建起了一個巨大的冶鐵廠,熊熊的火光日夜不歇,將晚上也映照得如同白晝。鋼鐵是工業的糧食,繁榮的冶鐵業促進了手工業的繁榮。良好的治安,低廉的稅負促進了大批的手工業者湧入巢州,隨之而來的是商業的繁榮。楚隨風預留下的沿街商鋪都賣出了一個極好的價錢,這讓楚隨風又大賺了一筆。

就在一切都走上正軌的時候,楚隨風卻又陷入了麻煩之中。南京的寇湄又趕了過來,而且在巢州買了一座小樓,自己做老板,開起了青樓。寇湄的舉動便是告訴楚隨風自己打定了主意不再走了,這讓苦杏深感威脅,平日裏就是明爭暗鬥,弄得楚隨風苦不堪言。恰巧,情報司經過努力策反了張家寨的張耀祖,朝廷還給了張耀祖一個指揮僉事的虛職,正好需要有人前去宣旨。楚隨風正好被兩個女人搞得焦頭爛額,便決定自己前去。楚隨風化名劉雲,扮成是劉同的侄子,隻留下了一封書信便悄悄地離開了。臨走時隻帶走了宋萬和幾十名親兵,還有張耀祖的關防印信以及一批淘汰下來的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