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士商輅擔心這位皇子會重蹈皇太子祐極的覆轍,但又不敢明言,隻說讓皇子母子住在一起,便於照料養育。憲宗準奏,命紀淑妃攜皇子居住永壽宮,他自己常常去永壽宮與紀妃歡聚。不僅如此,憲宗還大膽地同其他妃嬪交歡,陸續又生了幾個兒子。
萬貞兒對這事自然恨得咬牙切齒,發誓要給這些人好看。果然,沒過多久,她就設法害死了紀妃。但是憲宗不予追究,隻是下令予以厚葬,別人也不敢多言。張敏見紀妃被萬貴妃害死,料想自己也難逃毒手,便吞金自殺了。
除掉了紀妃,萬貞兒擔心她的兒子朱祐樘長大後報複自己,所以決定接著除掉這孩子,可是下手並不容易。周太後為了保護孫兒,將祐樘放在仁壽宮親自撫養。不久,朱祐樘被冊立為皇太子。一天萬貞兒請祐樘到她宮裏去玩,周太後怕她不安好心,叮囑孫兒,去了之後不要吃任何東西。朱祐樘很聽話,萬貞兒讓他吃餅,他回答說吃過飯了。萬貞兒又勸他喝湯,他反問:“這羹中有毒嗎?”氣得萬貞兒半晌說不出話來。
這件事讓她更加堅定了除掉朱祐樘的決心。這以後,她一有機會,就向憲宗吵鬧,要求廢掉皇太子朱祐樘,另立邵宸妃的兒子興王朱祐杭。盡管此時萬貴妃已年近六十,可憲宗對她又依賴又害怕,哪敢不聽她的話。再加上太監梁芳等人因為大肆侵吞內府錢財,害怕將來太子即位後找他們算賬,也幫著萬貞兒一起攻擊太子。憲宗隻得答應廢太子。
巧的是,憲宗第二天正想召集群臣們商議廢立太子之事,忽報東嶽泰山發生地震。欽天監正據天象所測,說此兆應在東宮。憲宗以為是因為廢太子惹怒了老天,所以不再提易儲之事,這才保住了太子的地位。
萬貞兒費盡心機也無法動搖太子的地位,不免肝火攻心,不久便得肝病死了。萬氏一死,憲宗就像失去了主心骨,淒然說道:“貴妃一去,朕亦不久於人世了!”他下令按照皇後的規格埋葬萬氏,並輟朝七日以示哀悼。萬氏死於春天,當年八月,鬱鬱寡歡的憲宗也得了重病,追隨他的萬姑姑而去。
朱祐樘即位後,有大臣請求削了萬妃的諡號,並且請求逮捕當初給紀妃治病的醫生以及萬氏家屬,追究紀妃當時的死因。朱祐樘認為這樣做有違先帝的意思,最終沒有追究。真是窩囊得可以。
萬貞兒的人品算不上太好,但是她的際遇卻說明一個道理:浴火的感情最穩固。她以一個卑微的宮女,半老徐娘之身,竟寵冠後宮,做了二十多年無名有實的皇後。個中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憲宗朱見深之所以全身心地寵愛這個比他大17歲的女人,是因為在他孤獨無助的幼年時期,隻有萬貞兒守護在他身邊,始終如一,不離不棄,使得本來性格柔弱的朱見深對萬貞兒產生了極強的依賴心理和愛戀。
糟糠之妻最難忘。雖然現在的人都喜歡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但那要看是什麼樣的夫妻,什麼樣的感情,什麼樣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