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苛刻亡國——獨孤伽羅(3 / 3)

獨孤伽羅見楊廣努力按自己的要求行事,心中十分喜歡,她常常在楊堅麵前誇獎楊廣,批評楊勇。由於楊廣的有意圖謀和獨孤皇後的評價,楊勇的太子地位變得岌岌可危了。

事不湊巧,由於太子處境困窘,心存大誌的元妃為他擔心焦慮,終於抑鬱成疾,抱憾而終。偏偏楊勇和昭訓雲氏都是不太操心政事的人,兩個人隻醉心於兒女之情,就在元妃死後不久,雲昭訓就生下了小王子。元妃的死本來就讓獨孤皇後耿耿於懷,如今太子又違反了她所訂下的規矩——“後庭有之,皆不育之,示無私寵”。因此,妃子生子成了太子楊勇的罪孽,使皇後對他大為不滿。

這時候,楊廣又趁機挑撥說,太子對他有異心,多次派人去殺他。獨孤伽羅本來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稍微理智些就不可能輕信楊廣的惑言,但因為她已對楊勇產生了很深的成見,所以不假思索地就聽信了楊廣的一麵之詞。結果,楊勇以“情溺寵愛,失於至理,仁孝無聞,昵近小人”的罪名被廢為庶人。一個月後,在獨孤皇後的授意下,楊廣被立為太子。

楊廣,也就是隋煬帝,乃是曆史上有名的敗家子。楊廣在位不過十年,就把獨孤迦羅和楊堅一生辛苦創下的隋朝基業敗個精光,流著她血脈的楊氏兒孫,也都因此再無後代。假如她死後有知,不知道作何感想?

獨孤伽羅不但管兒子,還要管大臣的家事。高熲是隋國的開國元老,而且是獨孤家的兩代家臣。高熲的原配夫人去世之後,身為相國的高熲心傷欲碎,曾憂傷地對獨孤皇後說:“瑟弦驟斷,唯齋居誦經而已。”此言曾深受皇後的讚歎。誰知不久之後,傳來相國的愛妾生子的消息。獨孤皇後頓時火冒三丈,認為高熲表裏不一,表麵上痛念亡妻,暗地裏卻寵愛小妾,竟致小妾生子。結果當政20年,功績顯赫的相國高熲被安了個“表裏不一,不堪信任”的罪名,罷官回鄉養老去了。

史稱獨孤皇後“見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勸上(楊堅)斥之”。所謂“諸王”,是指她的五個兒子,“朝士”是指朝中大臣。禁止自己的兒子納妾生子,外人管不著,可是在多妻製的封建社會中,大臣因為納妾生子而丟了烏紗帽,實屬罕見之事。

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八月,獨孤皇後逝於永安宮,年僅50歲。

獨孤皇後一死,隋文帝雖然感到失去了一條得力的臂膀,但也覺得是解脫了一種束縛,他開始盡情享受聲色之娛。他一下子封了兩個寵妃,封陳氏為“宣華夫人”,蔡氏為“容華夫人”。“宣華夫人”是南朝陳宮留下的美女,風姿華容,肌膚潤膩,溫柔可人;“容華夫人”來自北方,風流嬌媚,善解人意。兩位夫人各具風韻,迷得文帝神魂顛倒,日日歡宴,夜夜春宵。隋文帝畢竟已是六十開外的人了,哪裏經得起如此折騰,不久他就患上了重病。躺在床榻上,他感慨萬千地對左右道:“假使皇後在,我不會落到如此地步啊!”

楊堅染病在床,楊廣開始原形畢露,他公然調戲父親的寵姬,楊堅知道說後哀歎道:“畜生何足托大事,獨孤誤我!”然而此時已於事無補。不久,楊堅被楊廣謀殺。

獨孤伽羅對隋朝的影響,無論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都非常明顯。客觀地說,獨孤伽羅鐵腕嚴治後宮,雖然過於嚴厲,但是,如果不是她治理出一個秩序謹嚴的後宮,楊堅也不可能專心致力於朝政。然而,她的嫉心過重,甚至有些變態,否則也不會被楊廣騙去太子之位,強大的隋朝也不會隻傳二世就拱手易人吧?

獨孤伽羅的故事證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再聰明的人,如果忌妒心過重,過於苛責,就等於給了其他人可鑽的空子。

有人說,聰明的女人要學會“裝傻”。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模糊地帶,婚姻、生活、職場都不例外,太較真兒了,隻能產生裂縫。“裝傻”並不是忍氣吞聲,而是換一種思維方式,把生活中的小事兒模糊處理。

以婚姻為例,寬容的女人會讓男人有安全感。隻需把握婚姻的大方向,情感不偏離正常的軌道,對於一些無傷大局的事,女人大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相反,就算你天生有一雙火眼金睛,世事洞明,到頭來傷及的不僅是眼睛,還會連累婚姻和情感本身。

適當的“裝傻”會讓你離幸福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