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沒有約束的欲望就是災難——太平公主(1 / 2)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女兒,她的權勢、能力和野心不在其母之下。隻不過,比起她的母親來,她的結局要差得多。

太平公主的名字沒有留下來,她上麵有四個哥哥,其中三哥李顯即後來的唐中宗,四哥李旦即後來的唐睿宗。關於她的長相,《舊唐書》上說“豐碩,方額廣頤”。武則天曾說太平公主“類己”。這可能有兩個意思,一是說女兒長得像自己,另外就是說女兒的性格愛好與自己類似。太平公主“多權略”,喜參政,這與武則天相似;她在武則天晚年將張昌宗推薦給母親作男寵,這種情趣與武則天也是一致的。

太平公主第一次亮相就非常特別。《新唐書·公主傳》裏記載說,太平公主小時候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她的母親武則天盡孝,去當了女道士。原來,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也是一個有政治手腕的女人,對武則天的成功沒少幫忙。她去世後,武則天悲痛不已。當時李唐王朝自認為是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的後裔,所以官方宗教是道教。按照道教的說法,如果家中的晚輩能夠獻身宗教,就能夠讓去世的前輩在陰間過得更好。按照這種邏輯,武則天為了表示對母親的孝順,應該去出家當女道士。但是,武則天當時已是國母,是二聖之一,不可能出家當女道士。於是她讓自己的小女兒代她去當女道士。這個小女兒就是7歲左右的太平公主,“太平”是她的道號。太平公主當女道士當然隻是走過場,她並沒有住進道觀,隻是在重大的儀式時才露一露麵。

太平公主16歲的時候,吐蕃前來求婚,並點名要太平公主。當時吐蕃開始強大,唐蕃幾次戰爭都以唐軍的失敗而告終。李治和武則天不敢得罪,但又不舍得女兒遠嫁蠻荒之地,便修建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借此拒絕和親。但是一方麵太平公主不願為道士,吐蕃的要求又沒有收回,唯一的辦法就隻有盡快為太平公主找一個駙馬了。這個人就是薛紹。

薛氏是李唐家族的傳統姻親。薛紹的父親就是駙馬,母親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後的女兒城陽公主。武則天後來的男寵薛懷義本不姓薛,隻是武則天想讓他冒充大族,才令他改姓薛。與薛紹合族,並令薛紹以季父事之,可見薛氏家族在唐皇室中的地位。選擇薛紹作駙馬恐怕是唐高宗的意思,武則天對薛紹並不十分滿意,原因是薛紹的嫂嫂蕭氏和和氏出身不夠高貴,武則天說過:“我女豈可使與田舍女為妯娌邪!”(《資治通鑒》)但最終還是迫於形勢同意了這門親事。

太平公主與薛紹的婚禮非常隆重,照明的火把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寬大的婚車通過,甚至不得不拆除周圍的圍牆。由此可見武則天和李治對太平公主的寵愛。這場婚姻持續了7年,太平公主安分守己,兩人育有兩男兩女。到武則天執政的垂拱四年(688年),因薛紹的哥哥參與唐宗室的謀反事件,薛紹受到牽連,被“杖一百,餓死於獄”(《資治通鑒》)。薛紹之死或許與武則天當年就對他兄弟不滿有關,也可能因為她要改“唐”為“周”,她需要為女兒找一個武家的女婿了。

武則天一開始為太平公主挑選的女婿是侄子武承嗣,後來因為其有病,又選擇了她的另一個堂侄武攸暨。武攸暨此時已有妻室,武則天暗地使人殺掉他的妻子,強行將他配給太平公主做丈夫。載初元年(690年)七月,太平公主嫁給了武攸暨。兩個月後的九月,武則天稱帝,改“唐”為“周”,封武氏子十四人為王,武攸暨被封為千乘郡王。隨後武則天大舉清除李唐子弟,太平公主因與武氏聯姻,避免了李氏子弟可能遭到的不測。武攸暨與太平公主育有兩男一女,比太平公主早死一年,兩人一起生活了22年。

太平公主的兩次婚姻都是父母安排的政治聯姻,她與這兩位丈夫的感情如何,史書沒有記載。但是從史料記載看來,太平公主在經曆了失去第一任丈夫的悲劇之後,她逐漸明白了作為公主,她是逃脫不了政治的。於是,從選擇第二個丈夫開始,太平公主就積極參與政治,投身於母親武則天的麾下,並且很快展露出了多權謀的特點。

武則天執政時期,並沒有允許太平公主公開從政。但是這並不妨礙她的政治影響。

太平公主一生參與了三次大的政治鬥爭,並且卷入的程度一次比一次深,起的作用也一次比一次大。

太平公主參與的第一次政治鬥爭是支持張柬之等起兵誅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張易之兄弟是武則天晚年的男寵,而且是太平公主向母親推薦的。太平公主自從第二次結婚之後,對感情就看淡了,所以就開始包養男寵。她看到母親既沒有丈夫,也沒有一個男寵,就非常體貼地把自己的一個男寵讓給母親,這男寵就是蓮花流郎張昌宗,不久張昌宗又無恥地引進了自己的兄弟張易之。此事讓武則天對太平公主的滿意度又提高了一步。沒想到,張氏兄弟倚仗武則天的寵愛,昏了頭腦,大有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勢頭。兩人將私自議論他們的邵王李重潤、其妹永泰郡主、妹夫魏王武延基下獄逼死。李重潤兄妹都是唐中宗的子女,武延基則是武家人。張氏兄弟此舉不僅得罪了李氏,也得罪了武氏,無異於找死。李武二族聯合起來反對二張。神龍元年(705年),張柬之等人聯合起兵誅二張,迫武則天傳位於中宗,並改“周”為“唐”。太平公主參與了這次鬥爭,鬥爭勝利後,她因功被封為“鎮國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參與此事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她作為李氏女、武氏媳,不能容忍張氏兄弟掌權。其二可能是私人原因,即張昌宗誣陷她所愛的情人高戩,把高戩投入了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