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為愛情而戰——卓文君(1 / 2)

並非每個女人都有進軍名利場的野心。那麼,處理日常生活會比擺平職場中的鉤心鬥角更容易嗎?當然不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君不見有諸多在職場中左右逢源、無往不利的女性,卻把家務事處理得一團糟。原因在於,她們沒有意識到,幸福的生活也需要設計。

事實上,夫妻關係並非隻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那麼簡單,必要的智慧,或者說“手腕”是必需的,否則,還叫什麼生活呢。

卓文君的名氣很大,大到即使不知道她故事的人也一定聽過她的名字。人們耳熟能詳的是她與大才子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如果你不了解內情,一定會以為這是個兩情相悅、白頭偕老的幸福童話。事實上,這是一個聰明女子用智慧挽回負心漢的故事。

卓文君是四川美女,家住臨邛,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邛崍。她是當地大富商卓王孫的女兒,不但長得漂亮,而且頗有文采,琴也彈得很好。這樣的條件本來是人人所冀求的女子,卻被父親安排了一個政治婚姻,嫁了一個病人,結果卓文君新婚半年即守寡。在那樣的年代裏,一個女人如此遭遇,大概一生也就成了定局,但卓文君卻敢於對命運主動出擊。當她遇到司馬相如之後決定:接下來的人生,她不但要親自上台演出,劇本也要自己創作。

司馬相如是漢武帝時期一位大文豪,此人與史學家司馬遷並稱,有“文章西漢兩司馬”之說。不過,二者絕對不能夠同日而語,司馬遷一生忍辱負重,司馬相如卻是名利雙收,而且還留下一段千古佳話,佳話的另一個主人公就是卓文君。

司馬相如,字長卿,幼年時,他的父母怕他有災,所以給他取了個小名叫“犬子”。他識字後知道了藺相如的故事,頗為欽佩,便更名為司馬相如。當時還是漢武帝的爹漢景帝當皇帝,司馬相如靠家族的財富當上了漢景帝的武騎常侍(騎兵侍衛)。他本人並不喜歡這個職業,而是喜愛寫賦,可惜漢景帝不喜愛賦。所以,在景帝朝中司馬相如的才華得不到施展,幹得很鬱悶。

後來,漢景帝的弟弟梁孝王進京,隨同他一起的有鄒陽、枚乘、莊忌等人,他們都是辭賦高手,司馬相如和這幾位甚是相投。於是,他辭了景帝的侍衛之職,隨梁孝王到了梁國。梁孝王給了司馬相如和鄒陽、枚乘等人一樣的待遇。司馬相如的才能有地方發揮,寫出了著名的《子虛賦》,聲名鵲起。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梁孝王病死,門客各奔東西。司馬相如也離開梁地,回到家鄉成都。當時相如家道中落,他又沒有什麼謀生的手段,過得窮困潦倒。這個時候,相如的好朋友臨邛縣令王吉邀請他去臨邛做客,司馬相如欣然前往。

一場“琴挑”的浪漫劇由此拉開帷幕。

王吉安置好密友司馬相如之後,天天恭敬地去看望司馬相如。司馬相如開始還見見他,後來,縣令來訪,司馬相如一律謝絕。司馬相如越是謝絕,王吉越是恭敬。兩人這麼一鬧,引起了卓王孫的注意,他很想見識一下這位讓王縣令如此尊敬的人物,於是準備了酒宴,要好好款待一下這位貴客。

到了宴請這一天,王吉縣令先來到卓王孫家中,此時,上百位賓客已經入席。卓王孫派人去請司馬相如前來赴宴,但是,司馬相如推說有病不能赴宴。陪客都到了,而主賓卻不賞臉,這讓卓王孫很難堪。王吉一聽司馬相如不來,立即登門去請。司馬相如沒有辦法,隻好勉強成行。

酒至半酣時,王吉把一張琴恭恭敬敬送到司馬相如麵前,請他彈一曲助興。司馬相如一再推辭,最後架不住大家的盛情,就邊彈邊唱了一首《鳳求凰》: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豔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餘悲。

因《史記》未載此辭,到陳朝徐陵編《玉台新詠》始見收錄,並加序說明,所以有人懷疑這首辭是兩漢琴工假托司馬相如所作。由於沒有證據,所以隻好存疑。

《史記》中說,司馬相如有一個生理缺陷,就是結巴,但是,他的文章寫得好,還彈得一手好琴,據說他用的琴叫“綠綺”,是傳說中最優秀的琴之一。可見,王縣令之所以讓司馬相如賦琴,一是讓司馬相如回避弱項——口吃,二是發揮他的強項——彈琴。

這時候卓文君剛剛守寡,回到娘家暫住。她也特別精通琴瑟。司馬相如的琴聲和歌聲一下子挑動了卓文君的芳心。寡居家中的卓文君對司馬相如早有耳聞,隻是無緣相識。這時她親耳聽到相如彈奏的優美琴聲,再從門縫裏看見司馬相如的風流倜儻,內心十二萬分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