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後的政治才能比起武則天相差不止是雲泥,第一次當皇後時讓自己的父親官居高位就已經顯示出來了。這一次,她依然沒有長進。她根本不把自己的丈夫放在眼裏,隨意分封官位。一次,中宗和韋後的女兒安樂公主新宅落成,中宗和韋後親臨祝賀。席間,公主8歲的兒子跑過來拜見帝後,韋後見了很是喜歡,便把孩子抱在膝上,並下手詔,封他為太常卿、鎬國公,食邑五百戶。在場的中宗見韋後無視自己的存在,擅自做主,心中十分不悅,當即攔住說:“且慢下詔!待朕回宮去,再作計較。”韋後聽了,不屑一顧,冷冷地說:“什麼計較不計較?陛下在房州時候,不是說將來不禁止妾身所為嗎?為何如今又要來幹涉妾身呢?簡直是出言無信!這樣,怎麼讓天下人心服口服。”中宗啞口無言,氣得一言不發地擺駕回宮。
不給皇帝丈夫麵子還不算,韋後還公然給中宗戴綠帽子,她回宮後與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私通。讓人無法理解的是,中宗竟然親自安排韋後和武三思幽會,他當麵侍候。一個春日的午後,韋後懨懨不樂。中宗很識趣,立刻命太監去宣召武三思進宮。韋後見了武三思,頓時精神大振,和武三思玩起遊戲,中宗則在一邊替他倆計算輸贏。韋後和武三思眉目傳情,把中宗可憐巴巴地撇在一邊。中宗到底還有一點廉恥之心,借著內侍進來奏稱有事溜走了。
韋後淫蕩成性,當然不止武三思一個情人,中宗對這一切裝作不見,旁人雖心知肚明卻不敢說出來。
李顯不知道的是,韋後不但要有實權,不但給他戴綠帽子,而且還想直接讓他出局。
武三思是個有政治野心的人,當初本以為姑姑武則天會將皇位傳給他,結果美夢沒成。所以,他時時慫恿韋後效仿武後,廢了中宗,自立為女皇。還有一個上官婉兒,從14歲起就跟隨武則天,久參國政,權力相當於丞相,勢力很大,韋後當權後把她拉在自己身邊。韋後和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也是個頗有野心的女人,她也夢想能像奶奶一樣成為女皇帝。這幾個人互相利用,在中宗身邊,漸漸結成了一個弄權集團,整個軍國大權也就幾乎落到了她們手中。
中宗繼位後,立兒子李重俊為太子。重俊不是韋後所生,所以很不得她的歡心。安樂公主多次請求中宗廢掉太子重俊,立自己為皇太女。李重俊當然不願坐以待斃,便鋌而走險,假傳聖旨,帶領三百羽林軍殺了武三思。繼而,羽林軍知道接的是假聖旨,轉過頭來又殺了李重俊。
太子沒了,韋後一夥變本加厲地攬權作亂,外有韋氏家族,內有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人,這些人勾結成為一個龐大的營私受賄、買官賣官、獨行亂政、為非作歹的腐朽勢力集團。最後,韋後和安樂公主覺得中宗是個累贅,幹脆合謀毒死了中宗。她們打算立中宗的兒子李重茂做太子,由韋後主持朝政,像武則天一樣逐漸向女皇過渡。可惜,韋後不但沒有她婆婆武則天的政治能力,還遇到了無論勢力還是智力都比她強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還沒等她們的計劃實施,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就搶先發動了兵變,除掉了韋後和安樂公主等人,讓李隆基的父親,原來的睿宗李旦作了皇帝。
說起來,韋皇後也算是不一般的女人,但是,她的那些智慧用在處處藏著危險的權力場中,不但不夠用,還引來殺身之禍。蛇吞大象固然可敬,但結果隻能撐死自己。所以,做事還是要量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