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你是想混包喜糖吧(1 / 3)

立信是在晚飯後,在他所住的凡是小區裏散步時,聽到外麵那一陣樂聲的。他駐足細聽起來,覺得有些耳熟。這是基督宗教的樂曲,他可以肯定。難道外麵的馬路邊,有信徒在家裏搞什麼活動?是喪事,還是喜事?

咱出去看看吧,立信提了出來。他的妻子卻說,我才繞小區裏的路走了兩圈,任務還沒完成呢。立信笑了,咱們從物業樓走出去,再繞到北邊的大門轉回來,不也是一圈的路程麼。就這樣,兩個人踅到了外麵的大路上。

此時,兩排路燈灑著昏黃的光,偶爾有車輛怕驚動什麼似的,悄然駛過。那樂曲聽起來更清亮了。立信抬頭張望起來,尋找那聲音的源頭。哦,是從對麵的那戶人家傳來的。他遠遠望去,隻見那幢兩層樓房的底層,燈光明亮。從玻璃幕牆望進去,裏麵聚集了好多人。看樣子,是一些信眾在聚會。

妻子不願意過馬路去,徑直向遠處的小區北門走去。立信呢,猶豫了一下,還是過了馬路。站在玻璃門邊,他脖子一伸,看見了裏麵西牆銀幕上的字跡:

盧偉偉;

許小飛;

結婚感恩禮拜;

人群的前兩排,坐著樂隊成員。除了幾個男子,大多是一些年輕女人。他們身著統一的深藍色服裝,手持銅管樂器,正在投入地演奏著。一曲終了,邊上一位隊員站起來,念誦了一段禱詞,再報出下一個曲目,大家又演奏起來。樂隊後麵,是一片信眾,大多是一些中老年男女。他們端坐著,有的在聆聽,有的在輕吟,還有人在不時地翻動膝蓋上那本厚厚的書——該是《聖經》吧。

門邊一位中年男人,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瞟了立信一眼。立信覺得渾身不自在起來。他是不是覺得我這一副模樣,鬼鬼祟祟的?他是不是覺察出了,我這張醜陋的麵孔有些陌生?為了緩解這尷尬的氣氛,立信忙問,你們是基督徒吧,在這裏做禮拜?那男人有點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說,是的,你……你進裏邊坐吧。說著,他指著屋子裏那幾把空著的塑料凳。我,我就站在這裏看看。立信又問,是不是一會兒還有牧師講道?那男人又打量了立信一番,是的。

就在這時,立信偶一扭頭,看見屋外西邊的車篷底下,站著一位矮個子中年婦女。她正緊挨著窗戶,透過玻璃,專注地朝裏麵望著。那個角度能看見什麼呢?立信頓時有些好奇,他也走了過去,站在了那個女人旁邊。

立信一探頭,正好清楚地看到了前兩排演奏者那一張張麵孔。他一個個掃視過來。突然,他覺得第一排左起第二位那個吹小號的婦女,有點麵熟。她是誰呢?立信在腦海裏快速搜索起來……哦,她是鄰鎮那個王大夫的妻子。

以前,立信帶孩子去看病,常見到她的。王大夫家裏就信基督教。他家牆上那塊耀眼的匾額上,有閃光的“以馬內利”四個字。立信記起來,有一次,他指著那塊匾額問王大夫,這是什麼意思?王大夫有些吃驚,說,你不是也信基督麼,怎麼還不知道這個?當時,立信挺尷尬。後來,翻閱了各種版本的聖經,他才明白過來,天主教用的“思高版”《聖經》,把它翻譯成“厄瑪奴耳”,基督教用的各種《聖經》版本,都把它譯成“以馬內利”,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

朝裏麵望著,立信又想起來,他有一次從菜場出來,看見馬路邊一輛小汽車的屁股上,就鑲著“以馬內利”四個字。那車主也是基督信徒吧。

再看王大夫的妻子,她平日裏衣著隨便,一直幫著丈夫在診所忙碌著。今晚,她穿著製服,手執樂器,比昔日看到過的模樣,精神了許多,也嚴肅了不少。立信有些感慨起來,真沒想到,今晚在這裏竟然看到她了。

站在這個地方,一直盯著人家的麵孔,有些不大好吧。立信瞟了身旁那女人一眼,她仍專注地隔著玻璃窗往裏瞧著。立信回到大門口。不知何時,那裏已多了幾張天藍色的塑料凳。想著要聽牧師講道,立信幹脆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