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審判(上篇)(3 / 3)

3

羅賓走出沒多遠,長長舒了一口氣,走路不再搖晃了,原來這都是他假裝的,身邊偶爾落下幾片樹葉。羅賓心裏忽然感到一陣難過,他回顧四周,本來他以為這是一片真正幹淨的地方,沒想到這裏也沾染了官腐氣,最後一塊地方也不能幸免,宴會上奧爾的舉動讓他作嘔。

百畝樹林怎麼也會這樣,是柯克影響他的嗎?柯克是想要把百畝樹林同化在世俗風潮中。起先我還真以為柯克此舉是為了百畝樹林,實際上他隻是為了他自己,以一個非常特殊的名義,重塑自己的地位。令人遺憾的是,奧爾也不能幸免,他怎麼也會那樣——還是他被柯克所誘惑?勒索?抑或誘導?奧爾看似聰明,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實際上毫無主見,更無立場,無論在任何場合他隻適合做別人的附庸,他不像伊爾能夠把問題看得那麼透徹,從而明確自己的位置,奧爾從來沒想過自己要做什麼,知識並不能構成一個人的精神骨架,沒有骨架的精神即便有再多知識,也不過是一灘肉泥。本來我以為在這個地方,可以找到至為簡單的生存法則,在以前,也確實經曆過,可是,從現在起,從那條水渠完成之日起,百畝樹林將會在一個人的強大意誌下生存。這裏以後再也不會有自由的空氣,百畝樹林將無時無刻充滿著目的、yu望和企圖。

羅賓想著想著,眼睛不覺有些濕潤,好像被風吹的,又好像不是,他忘了自己剛才說過的話,現在他已經走出了百畝樹林,夥伴們還在等著他歸席,尤其是柯克。

奧爾淪為柯克的附庸,最終隻會加速使百畝樹林個人意誌化,柯克可以隨心所欲地在百畝樹林裏麵呼風喚雨。水渠完成當日,奧爾說要舉行慶祝會,我就隱隱地感覺到,這不是奧爾自己的意誌,而是柯克的,隻有柯克才想得出來,不過他明白這種話不該他自己說出來,他必須要找人代言,如果遭到反對,也不是特別針對他的,他會將自己推得一幹二淨。自從上幾次較量之後,柯克顯然成長很多,他學會了陰柔術,找了替身,自己退居幕後操控,百畝樹林裏最適合做他的傀儡就是奧爾。宴會上奧爾的那副嘴臉,儼然就是柯克的翻版,奧爾何嚐會搞這些應酬?柯克在一旁裝人,奧爾卻在一旁做鬼。這場宴會就是個轉折,隻看結果如何,或許從現在以後,百畝樹林就不該我去了——可是,畢竟還有其他人,羅伯特、凱瑞,難道他們不會提出自己的意見麼?百畝樹林的命運和他們每個成員息息相關,他們不會輕易放棄自己手中的選票,這是一場博弈,柯克的企圖他們不會看不見,選擇權到目前為止還在他們手裏,或者,還會有轉機。

羅賓回頭看了一眼百畝樹林,已經看不到奧爾的那棵槐樹了。

我似乎覺得自己在下一個賭注,看最終誰會獲勝。柯克,他或許現在還沒有全勝的把握,是的,他把奧爾控製住了,羅伯特、凱瑞、伊爾還是自由的,2比3,我究竟該把賭注壓在誰那一邊呢?雖然百畝樹林曾經受我的意誌所影響,可我的意誌本身是“順其自然”的,隻有他們在特別要求的情況下,我才會出麵幹預,我一直希望他們每一個成員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獨立的生活,避免任何一種非自願意誌改變自己的生活。哪怕你的行為在別人看來是齷齪的,隻要是你自己喜歡的那種狀態,我就會尊重你的選擇;不過,這種情形也會使我處於矛盾的境地。我可以給於他們精神上的關懷,可是他們肉體上的呢?如果,他的行為危害到他自己的身體,盡管他的行為是自願的,我還會袖手旁觀,任其自生自滅嗎?為了將他的生命維持,我不得不去阻止他的行為,可是如果他在精神上反對我呢?——真希望這樣的情形永遠不要出現。

羅賓不知不覺已經走到沙坡上,站在沙坡頂,他又回頭觀望百畝樹林,迎著風一直站立著。

百畝樹林,我給了你全部的自由,走到今天,你將要麵對兩種選擇,為了把我對你的主張貫徹到底,我不會從中給於任何幹涉,一切全憑你自己定奪,哪怕你選擇了後一條路,我也會坦然麵對——這或許是因為‘放縱自由’的宿命,那麼反倒可以給我一個啟示,明白自由之路的最終結局。這多麼像是一次審判,世間眾生對‘自由之路’的審判。我總感覺,每個生命都是渴望自由的,然而他們每個都充滿了勃勃心機,無盡的yu望需要得到渲泄,這樣做的結果必定會影響到其他生命的生存,其他生命該作何選擇呢?如果他們有足夠的實力抗爭到底,那麼自由之念就可以繼續維持下去,形成一種均衡,可是如果他們缺乏實力不能維持,他們就會選擇退縮,這樣,強權意誌統治時代就會來臨。那麼造成這種因素的直接原因乃是實力的較量,不過,假如那些實力本不強的生命,他們選擇以死相抗,哪怕強勢一方最終將占盡所有空間,但是他的意誌沒有得到伸張,從精神層麵上看,從始到終,強勢的一方一直都是失敗的。

可是,生命都是利己的,誰會願意做出這種犧牲呢?這就需要生命有足夠的理性才行。那麼,具體到百畝樹林,又會怎樣呢?羅伯特和凱瑞他們兩個介於可與不可之間,極有可能向柯克倒戈,這也難怪,他們並不是覺悟遠大的聖人英雄——隻有一個,那就是伊爾,伊爾最沒理由向柯克倒戈,或許他們之間會有一場唇槍舌劍,羅伯特凱瑞站在誰的那邊,誰就將獲得最後的勝利,現在問題的關鍵就是羅伯特和凱瑞的態度。我得趕過去看一下,或許為時還不算晚,我不能讓百畝樹林籠罩在一個人的意誌之下——順便把自行車騎回來,大概他們還在等著我呢。

羅賓想到這裏,即刻往回走,午後的陽光使人昏昏欲睡,羅賓像尤四青那樣眯著眼睛行走。這幾天怎麼忽然又變暖了呢?當他走近百畝樹林的時候,沒有聽到任何動靜,遠遠地看到自行車仍舊停在槐樹下麵,餐桌上的水果還在,可是動物們卻不見了蹤影,羅賓到四周巡視了一遍,什麼也沒看到,歎了口氣,騎上自行車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