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告狀隻為牆,
讓他一牆又何妨。
萬裏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鄭墨接到信,羞愧難當,當即撤了訴狀,向鄰居表示不再相爭。那鄰居也被鄭氏兄弟的一片至誠所感動,表示也不願繼續鬧下去。於是兩家重歸於好,仍然共用一牆。這在當地一直傳為佳話。
大凡平民百姓,最難吃虧的是財,最難忍受的是氣,往往被氣所激,被財所迷,導致不可收拾的局麵。一打官司,難免為了爭個輸贏而打點官府衙門,大多是丟了西瓜,撿個芝麻,為人恥笑,自己傾家蕩產。兩相爭必相傷,兩相和必各保,實在不值得爭贏鬥狠,種下深仇大恨。
《易經》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個人在做人做事方麵應該順應自然,胸懷博大,寬以待人。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心胸開闊、寬容待人就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戴,別人也就會努力工作,盡心為你效勞。有德之人更能明白別人所追求的利益,並能盡力給予最大的滿足。人之生於世,一為名,二為利,三為尊重。綜觀曆史,有大成就的人必然有德行而能令人為其舍命效勞。
德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追求,也是一種力量、一種格局,是一種震懾邪惡、淨化環境、吸引財源的動力。德能使人內功強勁,無往而不勝。所以,大勝靠德,人生的成就往往是與德行的修養成正比的。我們要想取得事業上更大的成功,就必須注意自己的德行修養,必須把自己的德行修養做紮實。
在大草原上,羚羊如果跑不過獅子,肯定會成為獅子的美餐;如果獅子跑不過羚羊,也會被餓死,這是自然界的競爭法則。在市場競爭中,原來是大魚吃小魚,現在是快魚吃慢魚,落後就要出局,這是市場的競爭法則。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我們靠什麼才能站穩腳跟並做大做強呢?一言以蔽之: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人品比才華重要
在美國有一個廣泛流傳的故事:
美國加州的數碼影像有限公司需要招聘一名技術工程師,有一個叫史密斯的年輕人去麵試,他在一間空曠的會議室裏忐忑不安地等待著。不一會兒,有一個相貌平平、衣著樸素的老者進來了。史密斯站了起來。那位老者盯著史密斯看了半天,眼睛一眨也不眨。正在史密斯不知所措的時候,這位老人一把抓住史密斯的手:“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謝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可能就再也看不到我女兒了。”
“對不起,我不明白您的意思。”史密斯一臉迷惑地問道。
“上次,在中央公園裏,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兒從湖裏救上來的!”老人肯定地說道。
史密斯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來老人把自己錯當成他女兒的救命恩人了:“先生,您肯定認錯人了!不是我救了您女兒!”
“是你,就是你,不會錯的!”老人又一次肯定地回答。
史密斯麵對這個感激不已的老人隻能努力解釋:“先生,真的不是我!您說的那個公園我至今還沒去過呢!”
聽了這句話,老人鬆開了手,失望地望著史密斯:“難道我認錯人了?”史密斯安慰老人:“先生,別著急,慢慢找,一定可以找到救你女兒的恩人的!”
後來,史密斯接到了尋取通知書。有一天,他在公司裏又遇見了那個老人。史密斯關切地與他打招呼,問他:“您女兒的恩人找到了嗎?”“沒有,我一直沒有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開了。
史密斯心情很沉重,對旁邊的一位司機師傅說起了這件事。不料那司機哈哈大笑:“他可憐嗎?他是我們公司的總裁,他女兒落水的故事講了好多遍了,事實上他根本沒有女兒!”
“噢?”史密斯大惑不解。那位司機接著說:“我們總裁就是通過這件事來選人才的。他說過有德之才才是可塑之才!”
史密斯被錄用後,兢兢業業,不久就脫穎而出,成為公司市場開發部總經理,一年為公司贏得了3500萬美元的利潤。當總裁退休的時候,史密斯繼承了總裁位置,成為美國的財富巨人,家喻戶曉。後來,他談到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說:“一個一輩子做有德之人的人,絕對會贏得別人永久的信任!”
世間技巧無窮,唯有德者可用其力;世間變幻莫測,唯有品格可立一生。這就是作為一個成功人士或希望成為一個成功人士的人應該具備的道德品質,“道之以德”,“德者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