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少年才俊出身世家(3 / 3)

伊裏苔生來揚花水性,哪能架得住他屢次挑逗,便也眉目傳情,對他有意了。

哪知這件事被他的丈夫窩古知道了,就設計把他騙到了這片林子裏,他一腳沒踩穩,被一根藤子絆倒後,便猛然覺得頭被什麼東西打了一下,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也許這個風流鬼命不該絕,他在黑龍溝裏竟然安安穩穩地躺了一夜,既沒有被野獸吃掉,也未被凍死。次日上午,穆爾哈齊發現了他,把他搭救回去,李成材總算拾回一條命。

傷勢漸漸好轉的李成材,就把穆爾哈齊領到了自己的府上作了貼身侍衛。沒曾想在這裏兄弟倆卻重逢了。

李成材是酒色之徒,不久努爾哈赤就和他弄得劍拔弩張。李成梁雖然對他仍然信任有加,但是他心裏總覺得不大對勁。他心想,人家畢竟是親兄弟,比我近得多。不是有句古話麼,上陣要數父子兵,打架還靠親兄弟!何況我弟兄二人全在人家眼皮底下過日子,以後還是小心謹慎為好。

這一天練兵之後,努爾哈赤聽人說哈達部的王台正在集結軍隊,準備攻打古埒城,還要襲擊建州衛。努爾哈赤聽到這些消息,不覺大驚失色。又打聽到李總兵的軍隊也要去古埒城,幫助王台對建州衛用兵。古埒城原是努爾哈赤母親的義父王杲的地盤,王杲死後,其子阿太章京襲其位,掌管其城。這阿太章京又是努爾哈赤的堂姐夫,如今有難,怎能坐視不問呢?何況哈達部的王台也太目中無人了,竟敢覬覦建州衛,努爾哈赤更不能袖手旁觀。

當日晚,努爾哈赤回到總兵府裏,找到二弟穆爾哈齊,兄弟倆又一合計,決定立即回佟家莊園。他讓穆爾哈齊找來筆墨紙硯,稍作思索,給李成梁寫了一封書信,說家中有急事,暫時離開。之後,兄弟二人收拾停當,攀鞍上馬,向佟家莊園狂奔而去。次日中午便回到佟家莊園。額亦都、洛寒等將兄弟二人接進客廳,卻不知他們為何連夜回來。努爾哈赤就把在撫順關聽到的那些消息轉告大家。穆爾哈齊又補充道:“今天早晨我們在途中又聽說哈達部的王台拉攏尼堪外蘭;一起前去攻打古埒城,然後再打建州衛。”

額亦都與洛寒都聽不明白,不知道這些事情與他們兄弟倆有什麼關係。這時候,努爾哈赤眼淚汪汪地向他們訴說了自己的身世。洛寒聽了說道:“事已如此,救兵如救火,望大哥吩咐罷!”

額亦都卻說道:“我以為你們兄弟兩年多未回建州衛了,先回去看看,再作定奪;我和洛寒在莊園裏加緊練兵,抓緊打造兵器,以備戰時急用。”努爾哈赤思索一下,忙對大家說:“這兩件事都需要做,還要立即派人把安費揚古、費英東、何和理、扈爾漢等找來。”

努爾哈赤又想起了一件事,忙對洛寒道:“派一個可靠的人去老河口,把張聿華老兩口接來,他老人家可是當今的諸葛孔明呀!”

這時候,額亦都的妻子莫愁也過來說道:“大哥,你就放心地去吧,這莊園

的後勤全由大嫂與我承擔了。”

聽了大家的議論,努爾哈赤非常高興,說:“有你們的支持,我這膽也壯了,氣也豪了,腰杆也硬了!”

這時洛寒慢吞吞地道:“天已經晚了,明天你們兄弟要趕路,我們各人也都有事,都及早休息罷!”於是,大家都各回住處。

努爾哈赤與春婭娜回到家裏,奶媽就把東果格格抱出來了。他一見女兒這麼大了,非常高興,忙過去抱在懷裏,又是逗她又是親她,惹得小東果“格格”地笑個不停。

努爾哈赤與二弟穆爾哈齊一路馬不停蹄,馳向建州衛。

離家十年了,如今又回到生養自己的地方,真是百感交集,浮想聯翩。當年,被繼母納喇氏趕出家門時,努爾哈赤才十五歲,二弟十三歲,三弟僅十一歲。一想到這些,努爾哈赤心情就平靜不了。二弟回到自己身邊,隻是三弟至今沒有消息,那時他的年齡太小,若是他還活著,也該長成一個大小夥子了。

不到一天的功夫,努爾哈赤兄弟倆回到了建州衛。進了都督府,放眼四顧,不禁感觸萬千!

全家老少聽說他們兄弟二人一起回來,慌忙迎出來,真是悲喜交集。唯有繼母納喇氏自覺無趣,又擔心受到努爾哈赤的嘲諷,便躲在屋裏裝病。兄弟倆也不計較,便先拜見了伯父、叔父及伯母等,相互傾訴了別後的情景,又引來一片唏噓、嗟歎之聲。

努爾哈赤帶著弟弟穆爾哈齊又走進了納喇氏的房門。這一舉動使納喇氏愧悔得很,彼此談了一會兒,她見兄弟二人不僅儀表堂堂,而且還學了一身武功。更使納喇氏感到內疚的是,如今的努爾哈赤已成為馳名百裏的佟家莊園的主人。麵對兄弟倆的寬容之情,她流著淚道:“過去的事,都怪……怪我糊塗,你們兄弟能不……不記恨於我,實在難得了!”

這時候,大伯母進來從旁勸慰,各自才又高興地說些別後的情況。努爾哈赤對伯父、叔父道:“明日我們兄弟倆要去古埒城一趟,看看正在那裏的爺爺和父親,一旦打起來了,我們都可以上陣。”

大家聽了,都表示讚成。正準備休息時,忽有探馬回來報告:“尼堪外蘭騙開古埒城門,殺了老都督、新都督,以及阿太章京夫婦……”

努爾哈赤聽到這一噩耗,就像一聲悶雷在頭頂炸開,不覺大喊一聲,暈倒在地。一時間,全府上下,男女老少,一片哭聲。

老都督覺昌安的大兒子禮敦巴圖魯、二兒子額爾哀都早已去世;還有老三界堪、老五塔克偏古,兩人此時都是病體未愈,也哭得淚人兒一般,上氣不接下氣地呻吟著。努爾哈赤止住悲痛,招呼大家坐下來一起商議複仇之事。說是商議,實際全靠努爾哈赤拿主意。努爾哈赤沉著地吩咐道:“二弟穆爾哈齊速到校場檢點兵馬,抓緊訓練,做好迎戰的準備。”

穆爾哈齊走後,努爾哈赤向眾人說道:“全府上下人等一律節哀,因為人死不能複生,要化悲痛為動力,可以搭靈棚,糊紙宅,自覺守靈,寄托哀思。”然後,努爾哈赤又對大家說道:“我即刻就去佟家莊園,搬來救兵後便去找我們的仇人討還血債!”說完,一口水也不願再喝,便翻身上馬,直奔佟家莊園。

額亦都正在廣場訓練兵馬,忽見西方大道上一片塵土飛揚,連忙整頓隊伍,讓眾兵作好戰鬥準備,自己也手握長槍,縱目觀看。不到一刻工夫,那人馬已來到眼前,額亦都仔細一看,原是安費揚古領著他的瑚齊寨的五十名護寨隊員前來,不覺大喜。兄弟兩商議一番,便合兵一處,繼續訓練。過了一會兒,見東邊與北邊的大道上,同時有人馬往佟家莊園開來。

安費揚古微微一笑,對額亦都說道:“那東邊大道上來的,是蘇完部的費英東;北邊大道上來的,是董鄂部的何和理。”

額亦都聽了,非常高興地道:“這可好了!人多力量大,咱們這次一定要大幹一番。”

一句話未說完,何和理、費英東二人的人馬同時來到廣場。因為雅爾右寨距離佟家莊園最遠,直到天色將晚,扈爾漢帶著一百多人馬才趕到。兄弟五人把兵馬集中一塊,加上莊園原有的護莊隊員,足有五百人馬。兄弟五人剛回到莊園裏麵,努爾哈赤就趕回來了。一見到妻子春婭娜和眾位兄弟,努爾哈赤禁不住放聲大哭。春婭娜見丈夫如此傷心,心知不妙,她強壓心中悲痛,問道:“安費揚古等五位兄弟來了,並帶來了人馬,你也不感謝一聲,進門就痛哭流涕,能解決問題麼。”額亦都也接著說道:“大哥”,你盡管放心,咱們兄弟之間情同手足,肝膽相照,你有什麼難處,說出來一起想辦法解決。”

費英東也接著說道:“大哥的事,就是我們的事,有什麼困難,大哥講出來,

咱六個人分擔,就容易解決了。”

努爾哈赤急忙站起來,撲通一聲雙膝跪下,向五個兄弟說道:“我回到建州衛不久,就聽到消息,尼堪外蘭騙開古埒城門,祖父、父親以及姐夫姐姐全都遇難。”大家聽了之後,又忍不住哭泣一番,佟氏春婭娜哭得更是傷心。額亦都抹了一把眼淚,對努爾哈赤說:“四位兄弟帶來的兵馬,加上莊園裏原有的,足有五百兵馬,這個數目雖不算多,也還說的過去,望大哥決定什麼時候出兵,兄弟幾個不會有人說出半個‘不’字!”

努爾哈赤收住眼淚,向五位兄弟掃了一眼,然後說道:“有一個問題,我現在拿不準,請兄弟們各抒己見,認真討論一下。”

額亦都、安費揚古等五人都在看著努爾哈赤。聽他繼續說道:“攻打古埒城的有三支人馬,一是尼堪外蘭,二是哈達部的王台,三是撫順關的總兵李成梁,在這三個仇人中,我們先攻打哪一支?還是另有其它策略。”

安費揚古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自古以來,出兵打仗,都要師出有名,據說劉邦當年就是打著反對秦始皇暴政的旗號起兵的,項羽也是如此。咱們是為了報仇,那就打著複仇的旗號,要找準仇人,這是最主要的。”

何和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成梁是明朝的總兵,他雖然出兵,我們不好現在就去與他打仗;哈達部的王台距離較遠,勢力也比我們強大,我們不能越過圖倫城的尼堪外蘭,再去與哈達打仗。這尼堪外蘭就是我們先要打的仇人,大家以為怎樣?”

額亦都與費英東也認為先打尼堪外蘭好。這時候,安費揚古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前次攻打圖倫城時,是李成梁、王台和尼堪外蘭三支人馬,這次咱們攻打尼堪外蘭時,李成梁與王台會不會來救呢?”

大家認為像尼堪外蘭這種首鼠兩端之輩,王台不會救他,李成梁更不會救他。

努爾哈赤激動地說道:“萬一有誰來救尼堪外蘭,他就是咱們不共戴天的仇敵,我們也要不惜一戰!”

額亦都也說道:“我們這些人無官無職,怕他們什麼?打得贏,咱們報了仇,雪了恨;萬一打敗了,我們還回來種地,或走到深山老林裏打獵去,咱們沒有負擔!”費英東也激動地大聲說道:“這話說到我們心裏了!咱們無官一身輕,幹吧!

對尼堪外蘭這種無恥小人,殺的再多,老百姓也會擁護我們的。”

這一切安排排妥當之後,努爾哈赤與額亦都、安費揚古、何和理、費英東、扈爾漢眾兄弟一起,領著五百多兵馬,往建州衛奔去。

他與眾位兄弟領著人馬,日夜兼程,趕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赫圖阿拉,即建州衛的都督府。兩支兵馬合在一塊,已經接近千人了。

努爾哈赤見到兵馬、幹糧準備齊全之後,便取出祖父覺昌安老都督、父親塔克世新都遺留下來的十三副盔甲,分發給額亦都、安費揚古、費英東、何和理、扈爾汗等各將官穿上。他自己也穿上一付,披掛起來,領著他們祭拜天地,立下誓言道:成敗在此一舉。若能取勝,親手殺死仇人尼堪外蘭,奉祀歲歲厚祭;一旦潰敗,當與仇人同歸於盡。”祭奠已畢,一聲炮響,努爾哈赤與眾弟兄領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直奔尼堪外蘭的老巢——圖倫城馳去!此時,是明朝萬曆十一年(1583)五月,努爾哈赤正好二十五歲。

尼堪外蘭攻打古埒城時,將城內兵馬已大部分帶走了,隻留下極少數老弱殘兵留城。未曾想到努爾哈赤的複仇兵馬忽如天兵天將來得這麼突然,這麼迅速!

探馬將圖倫城內部空虛的情況及時向努爾哈赤做了報告,隻見他微微一笑,說道:

“這是老天爺睜眼了!我們先去抄了他的老窩,然後再找這個老賊算賬!

努爾哈赤的軍隊開到圖倫城下,不消一個時辰的工夫,額亦都帶著一百人率先攻進南門。安費揚古、費英東各帶一百人,相繼攻進了東門和北門。努爾哈赤讓何和理堅守大營,自己與扈爾漢帶領一百人也攻進了西門。眾將打進城後,努爾哈赤與安費揚古等來到尼堪外蘭的府第,命人將其一家老小全部殺死。然後,用那些人頭來祭奠冤死的祖父、父親、姐夫和姐姐的在天之靈。尼堪外蘭的金銀財物,全部集中起來,努爾哈赤命人裝上車,全部運走。為了堵死尼堪外蘭的歸路,他派安費揚古的弟弟駐守圖倫城,又留下二百名士兵,讓他加緊訓練,以防不測。

為了尋找尼堪外蘭報仇,努爾哈赤急忙傳令:“兵馬離開圖倫城,向古埒城進發。”

走了不到二十裏路,便撞見尼堪外蘭回城的軍隊,探馬早將消息報給努爾哈赤了。努爾哈赤非常高興,不覺心裏說道:“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隻見他手提大刀,拍馬向前,決心要與仇人大戰一場。

尼堪外蘭正領著軍隊,帶著從古埒城擄掠來的金銀財物,唱著凱旋歌,走在

返回自己的老巢圖的途中,突然探馬前來報告:

“建州衛老都督覺昌安之孫、新都督塔克世之子、外號名叫‘野豬皮’的努爾哈赤,帶著一千複仇人馬,已攻破圖倫城,把城主一家老小全都殺死,現在又領著兵馬殺來了。”尼堪外蘭一聽這消息,好像在頭頂上響起了一聲炸雷,差一點兒被嚇得墜下馬來。尼堪外蘭立刻調轉馬頭,丟下他的軍隊和他剛擄掠來的金銀財物,落荒而逃!努爾哈赤一見那兵馬中間,挑著一麵上書“尼堪外蘭”的大旗,恨得咬牙切齒。他把手中槍一提,如下山猛虎一般,一馬當先殺入陣中,隻見他槍所到之處,士兵紛紛倒下。

正當努爾哈赤殺得性起之時,額亦都前來告訴他說道:“尼堪外蘭不敢對陣,早已丟下兵馬,隻身一人一騎逃跑,現在去追,已經來不及了。”

努爾哈赤聽了,氣憤地說:“躲得了和尚,能躲得了寺麼?我不信尼堪外蘭能躲到天上去!不能親手殺了他,我誓不為人!”

此時,尼堪外蘭的兵馬見主將逃跑,遂不戰自亂,潰不成軍了。努爾哈赤與額亦都等便將尼堪外蘭的兵馬收編過來,擴充到自己的軍隊中。那些金銀財物等,也盡歸努爾哈赤所有。

他領著人馬,又回圖倫城裏。努爾哈赤圖倫城一仗,是旗開得勝,為了籠絡人心,他及時下了安民告示:“凡與尼堪外蘭劃清界線、不與聯係者,免死;凡主動前來報告尼堪外蘭下落者,受重獎。”一時之間,城裏的百姓全都向著努爾哈赤,他又派何和理的一個部下頭目吉布提管理剛剛打下的古埒城,然後領兵回到建州衛。

不久,有人前來報告說:“尼堪外蘭已逃往渾河部的嘉班城。”努爾哈赤與兄弟們商量,從赫圖阿拉到嘉班城,中間還隔有其他部落,怎好帶兵前去?安費揚古提出建議道:“不如找明朝遼東巡撫,也許會得到幫助,也未可知。”

努爾哈赤說道:“我也想去找明朝官員詢問我祖父、父親被尼堪外蘭無端殺死,應該怎麼處置。”

大家議論已定,努爾哈赤讓額亦都等在家抓緊訓練兵馬,以備隨時調用。他自己帶著費英東,親自去到廣寧找明朝巡撫詰問。

明朝遼東巡撫名叫張學顏,他在廣寧巡撫裏已有探馬報告了努爾哈赤的情況。張學顏是個膽小怕事的人,遂派人找來了撫順關總兵李成梁,批評他道:“我

隻讓你殺王杲,為什麼連建州衛的覺昌安、塔克世父子一起殺了?”

李成梁也聽說了努爾哈赤起兵攻破圖倫城,殺死尼堪外蘭一家之事。李總兵一聽巡撫的口氣,知道巡撫大人一向求穩怕亂,擔心努爾哈赤會在遼東製造混亂。

給他帶來麻煩,便平靜地說道:“大人不必擔心,那努爾哈赤雖是武藝高強,但是,他年輕幼稚,不會有多大能耐,隻要把覺昌安、塔克世的屍體還了他,再讓他繼承建州衛的都指揮使的職位,賞他一些東西,他就會滿足的。”

這老奸巨滑的李成梁的一席話,說得張巡撫一時無話做答,也就不吱聲了。

又過了幾天,努爾哈赤真的來到廣寧,在巡撫衙門裏,他向張巡撫詰問道:“張大人,我有件事不明白,想請大人說明:我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是大明皇帝治下世襲的建州衛都督,一向忠順朝廷,為何被殺?”張學顏巡撫到底覺得理虧,遂安慰道:“對他們的不幸,我深表同情,這是誤殺,不過,人死不能複生;我準備奏明皇上,讓你繼承都督職位。”

不久,張學顏責令李成梁派人盡快找到覺昌安、塔克世的屍體,並盛棺送往建州衛州赫圖阿拉城。接著,張巡撫通知努爾哈赤道:“皇帝已批準你承襲建州衛都指揮使職位,並賞賜你敕書三十道,好馬三十匹,建州衛都督策書一函。”

又過了兩天,父子倆的靈柩送回建州衛都督府,努爾哈赤一見兩口棺材,便飛跑過去雙手拍著號啕大哭起來。努爾哈赤決定把爺爺和父親的棺材先放起來,等到捉住尼堪外蘭,將他的頭拿來祭奠後,再進行埋葬。對努爾哈赤的決定,在眾多的伯叔、兄弟中,盡管有人有不同看法,但沒有人敢提出異議,因為他現在是都督了,不再是從前的“野豬皮”。

父祖被殺之後,努爾哈赤悲憤欲絕。他通過明邊官、邊將上奏朝廷,追問說:

“我祖父、父親為朝廷看守邊疆忠心效命,這次親作向導,帶大軍討逆賊,本有大功、毫無罪過,為何被殺?”

朝廷的詔書很快下達,說:“汝祖,汝父實為亂軍誤殺。”

於是明廷派人找到覺昌安、塔克世的屍體歸還努爾哈赤。仍將原來朝廷頒賜三十道敕書以及三十匹馬轉賜給努爾哈赤,與此同時又任努爾哈赤為建衛的都督並頒發了敕書,以了結此案。

這對本來勢力就不強盛的建州寧古塔部是一次近乎致命的打擊。努爾哈赤在接受明朝的處理之後,假如安分守己,隻能從三十道敕書的渺小規模在強手如林

中,開始他的艱苦創業曆程而別無他途。但是努爾哈赤在本部族一蹶難振的時候,卻巧妙地動用智慧,使不幸的事件成為他大展宏圖的契機,從此開始了他一生轟轟烈烈的事業。

在祖、父被明朝誤殺這一事件處理過程中,二十五歲的努爾哈赤表現出成熟政治家的老謀深算。盡管他對明朝及其扶持尼堪外蘭極為不滿,但此時完全沒有本錢興兵攻明,於是全麵接受明朝頒賜的同時,又對明朝邊官說:“殺死我祖、父,實際是尼堪外蘭唆使的,隻要抓住這個人,我就甘心。”

明邊臣對他說:“你祖父、父親的死,完全是我兵誤殺,與別人無關,所以朝廷將敕書、馬匹給你,又賜給你都督的敕書,你也接受了,這件事已經處理完畢。現在你又提出這個要求,朝廷是不允許的,我們決對支持尼堪外蘭,幫助他在甲板築城,讓他作你們建州的首領。”

明朝堅決而且毫不含糊的態度使建州女真人堅信不疑地歸向尼堪外蘭,擁護他的首領地位。連努爾哈赤的叔伯兄弟們和五祖子孫也對神發誓,要殺死不安分的努爾哈赤去歸順尼堪外蘭。這時尼堪外蘭又派人逼努爾哈赤前往服從。

努爾哈赤氣憤地說:“你尼堪外蘭原本是我父親部下之人,反令我歸順你,豈有此理。難道有百歲不死的人嗎?”

他懷恨在心,僅有父祖遺留下來的盔甲十三副,勢孤力單,他卻無所畏懼,決心憑此幹一番事業,便椎牛告天,含恨起兵。

這時蘇克蘇滸河部內的薩爾滸酋長卦拉,因尼堪外蘭在明撫順將官麵前說壞話而受到懲治,他的弟弟諾米納與本部的加木河寨主噶哈鄯、沾河寨主常書、楊書,都對尼堪外蘭不滿,他們四個人一起商討說:“與其受尼堪外蘭的統治,不如投奔有大誌的愛新覺羅六祖子孫。”於是他們決定一同前來投奔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同他們殺牛祭天立誓。這四個人提出要求說:“我們是最早帶領眾人前來歸順你的人,不要把我們當一般的老百姓,希望當成親骨肉、親兄弟對待。”

努爾哈赤立刻以椎牛告天,全部讚同,並把這些話重複一遍,對天發誓。由於努爾哈赤知道隻憑自己的微弱力量是難以打開局麵的,必須設法擴大隊伍,諾米訥等的到來如同天賜,使他喜出望外,當然熱情地同他們結成聯盟,這更加堅定了他立刻起兵的決心。這時努爾哈赤年方二十五歲,擁有、兵器是十三副遺甲,時間是萬曆十一年(1583)五月。

但是,就在努爾哈赤部署起兵之際,忌恨者采取了破壞行動。努爾哈赤的三祖索長阿(曹常剛)的第四子龍敦,這位堂叔伯便慫恿諾米納的弟弟奈哈答說:

“現在大明國還準備幫助尼堪外蘭在甲板築城,支持他為建州主,努力強盛的哈達部萬汁也幫助他。你們犯什麼傻,隨一個沒人支持的努爾哈赤呢!”

奈哈答一聽有理就把這番話向哥哥諾米納說,諾米納於是背叛了約言,不再參與努爾哈赤的軍事行動。努爾哈赤見約定時間諾米納不到,便當機立斷帶領其他合作者連同自己的胞弟、智勇雙全的舒爾哈齊,組成一支武裝向尼堪外蘭據守的圖倫城發起進攻。

尼堪外蘭事先得到消息,不敢與努爾哈赤交鋒,趕緊攜帶妻子軍民奔向甲板,努爾哈赤於是占領圖倫,首戰告捷,此時兵不滿百,僅有鎧甲十三副。

努爾哈赤僅憑十三副鎧甲和巨大的勇氣創業,走上了政治舞台,但他麵臨著的基本上都是困難,內部外部的都有,卻都被他以大智大勇一個個克服。就在他準備起兵之時,他的最初盟友諾米納便最先背叛,向他要攻擊的敵人尼堪外蘭通風報信,致使其逃脫,首先給他製造了麻煩。這是萬曆十一年(1583)五月的事。

但諾米納製造的麻煩並沒有結束。

這年八月,努爾哈赤起兵三個月後,兵力有所增加,他集中兵力再次向尼堪外蘭盤踞的甲板城發起進攻。不料得到消息的諾米納弟兄再一次暗中派人向尼堪外蘭報信。尼堪外蘭考慮自己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於是又丟下甲板城,逃到了撫順所屬東南河口台,想進入明朝遼東邊牆之內躲避兵鋒,可是明守邊軍不準允他進入。正在尼堪外蘭苦苦哀求與明軍交涉之時,努爾哈赤率兵追到。隻見明軍與尼堪外蘭之兵站在一起,誤以為是前來助戰的,於是急忙退兵,在遠離河口台外紮營,尼堪外蘭趁機遠逃了。

當夜有尼堪外蘭部下的人前來投奔並問努爾哈赤道:“尼堪外蘭被明軍阻擋不得進邊,他已經走投無路,怎麼不前去捉拿反而退了兵呢?”

努爾哈赤弄清了這個情況後,後悔不已,但尼堪外蘭已率部逃遁不能再追,不得已,撤回了出師無功之兵。他遺憾地說:“若不是諾米納、奈哈答二人刺探我情報泄露軍機,尼堪外蘭早就被活捉了!”

正在他對諾米納兄弟慷慨不已之時,諾米納、奈哈答兄弟卻派個使者前來說:

“渾河部的夯家和甲孔木兩處地方,你不得侵犯。而棟嘉和巴爾達兩處是我仇敵

所在之地,你若攻打下來交給我可以,不然的話我會阻擋道路,你休想進兵。”

努爾哈赤聽了這一番盛氣淩人的話非常惱怒。這時跟隨他一道起兵的同盟者剛哈鄯、常書、楊書三人聞聽此言也氣憤不已,強烈要求消滅諾米納,他們激動地對努爾哈赤說:“除掉諾米納是當務之急,假如還繼續容忍他橫行,弄得我們什麼也辦不成,那我們隻好誰強歸誰,必定要投奔諾米納了。”

這激情話語的真實用意,努爾哈赤完全理解,他接受了他們的建議。於是一起商量秘密訂下了對付諾米納的計策。努爾哈赤派出使者約會諾米納聯合出兵攻城。諾米納信以為真按時率兵與努爾哈赤會師於敵城之下。

努爾哈赤對諾米納說:“你兵衣甲兵器齊全,我把頭功讓給你,你可以下令首先進攻。”諾米納怕損失大,不願首先進攻,努爾哈赤於是又說:“你既然不肯,那麼你將盔甲器械借給我兵使用,由我們先攻。”

諾米納不知這是努爾哈赤事先設下的計,認為這倒是便宜事,便不加思索地讓兵士脫下盔甲交出兵器機械,全部給努爾哈赤的兵使用。努爾哈赤見自己的兵士全副武裝起來,一聲令下:“動手!”

說時遲時那時快,在諾米納、奈哈答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便成了努爾哈赤的俘虜。努爾哈赤下令將他們立刻殺掉。於是率兵掉轉頭來,輕取諾米納所在的薩爾滸,盡收入畜財物。

這時這裏大量逃散的居民相繼回來,努爾哈赤令查點清楚,歸還其沒收的人畜財物,依然叫他們居住在薩爾滸城,隨即班師。由於諾米納的報信,尼堪外蘭再次逃脫,但這次逃跑中卻使其部下產生了離心思想。

他的本部以及歸附於他的一些人,彼此議論起來說:“尼堪外蘭不久前為敵人所逼。眼看要遭滅頂之災,他投奔大明,大明卻拒不收容。那裏再會支持他在甲板築城,讓他當建洲之主呢?這不完全證明了大明以前所說的話都是騙我們的嗎。”

這些人就背叛了他,眾叛親離的尼堪外蘭害怕起來,急忙攜帶妻子親屬逃往法納哈所屬的鄂勒渾地方築城居住。努爾哈赤又贏得了一次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