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采取了以上措施後,一套完備的密折保密製度就形成了。從中可以看出,雍正帝不但在處理重大問題上能雷厲風行,而且在細枝末節上也是思慮周詳,謹慎而睿智。
政治作用,不可低估
雍正帝執政時期,密折製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對此,雍正帝自己有一番夫子之道。雍正帝在《朱批諭旨卷首上諭》中寫道:"朕受皇考聖祖仁皇帝付托之重,臨禦寰區,惟日孜孜,勤求治理,以為敷政寧人之本,然耳目不廣,見聞未周,何以宣達下情、洞悉庶務。而訓導未切,誥誡未詳,又何以使臣工共知朕心,相率爾遵道遵路,以繼治平之政績。是以內外臣工皆令其具折奏事,以廣諮取,其中確有可采著,即見諸施行,而介在兩可者,則或敕交部議,或密諭督撫酌奪奏聞。其有應行指示開導及戒勉懲儆者,則因彼之敷陳,發朕之訓諭,每折或手批數十言,或數百言,且有多至千言者,皆出一己之見,未敢言其必當,然而救人為善,戒人為非,示以安民察吏之方,訓以正德厚生之要,曉以福善禍淫之理,勉以存誠去偽之功,往複周詳,連篇累牘,其大旨不過如是,亦既殫竭苦心矣。"
雍正帝把朱批奏折的作用總結為兩點,一是邀上下之情,以便施政;二是啟示臣工,以利其從政。皇帝能否正確領導天下臣民,固然與個人素質的高下有關,同時也要看皇帝對天下臣民的了解程度和對官員的約束程度如何,否則皇帝即使有力氣也不知往何處使。而且禁城深邃,天下曠遠,深居簡出的皇帝要想不出門而盡知天下事,著實不容易。如何靜坐深宮,仍能最大限度掌控和約束官員,這確實是個大問題。而雍正帝確立的這種奏折製度,使這些極難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為全麵了解地方、控製地方提供了有利條件。
推行密折製度還收到了許多另外的妙用。正如雍正帝所說:"凡督撫大吏任封疆之寄,其所陳奏皆有關國計民生,故於本章之外準用密折,以題本所不能盡者,亦可於奏折中詳悉批示,以定行止。"這是雍正帝看到封疆大吏在陳奏政務時,因限於題本程式和保密性質的局限,很難如實全麵地彙報當地情況。這樣,皇帝就無法徹底了解臣下的隱衷和下邊的情況,皇帝的指示也因同樣的原因不能盡述,於是就會產生皇帝無從決策,下屬無力奉行的怪現象。為此,雍正帝才決定使用密折這種公文行式,使臣下和皇帝可以互相亮明觀點,然後雙方才能經過討論,決定對策。
密折作為君臣間的一種私人通訊方式,可以讓君臣無話不談:臣下獻議,皇帝先睹為快,可以周知庶務,通達下情,直接批上自己的意見;國家有所興榮,臣下有不同看法,也可以婉轉諫勸。密折製雖然隻是一種無形的文書製度,但它所產生的影響卻遠遠超出一般衙門的興廢。海外學者楊啟樵先生在《雍正帝及其密折製度研究》一書中,將密折作用歸納為三點:
(1)露章奏事,使一些奏事人有所瞻顧,密折奏事便使官員消除此等疑慮,可以激發官員上進,也可以使皇帝增廣見聞,洞悉庶務。
(2)在密折製度下,官員們互相牽製,互相監視。人人存有戒心,不敢過於妄為,對整飭官吏起到了相互監察的積極作用。
(3)密折奏事,君臣在一些重大興革上預先私下達成協議,使皇帝不同意辦的一些重大問題,臣下不致率爾公諸朝堂;臣下持異議的一些重要決策,皇帝也不致貿然決斷,雙方都有緩衝的餘地,這樣就能避免重大政見紛爭。
此外,密折製還造就了雍正帝這位以文采著稱的一代帝王。雍正帝在位13年,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消耗在親自閱批密折、處理庶務上。雍正帝13年如一日,惟日孜孜,一絲不苟,寫下了千萬餘字的奏折批文,堪稱世界奇文,數量之多是當今一些職業作家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另一方麵,密折製將文化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即做領導者必須要有文化,否則連批文都寫不好,怎麼去發號施令?雍正帝從批改密折中鍛煉出來的才智和思想影響了曆史,使這種帝王文化精神沿襲下來。
總之,密折的誕生使皇帝與官員如同對坐探討,而且不拘時地,皆可下達指示或交換意見。這可以說是在當時條件下的一種信息寬帶,它使雍正朝的地方事務治理更切合皇帝的旨意,大大提高了處理事務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