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奉獻的境界(2 / 2)

在慈善的道路上,陳光標不斷成為輿論焦點,幾年來獲得無數殊榮,加上其高調的行善方式,也就自然而然地引來了一些爭議甚至懷疑。

2011年4月23日,《中國經營報》在顯著位置刊出記者調查《中國“首善”陳光標之謎》,對陳的多次捐贈提出置疑,有的甚至全盤否定。說陳光標2007年捐贈家鄉的兩大公益項目,一為占地30多畝的老年人活動中心,一為占地20餘畝的大型農貿市場,兩地的產權仍為己有;2009年捐建的南京黃埔防災減災培訓中心,其實隻是一次房地產投資;其他還有,比如,陳光標聲稱捐給某某基金會多少人民幣,記者調查,中國並無這個基金會,陳光標說捐出數千萬,記者調查,實際僅捐幾百萬元……文章發表以後,輿論一片嘩然。

陳光標很快就媒體質疑做出了回應,並與該文作者通過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東方時空》就文中所列事實一一“對質”,通過交互質證,通過捐款來龍去脈的仔細說明,很多疑問得到澄清,陳光標的解釋大體上經得住推敲。同時,不少被媒體提及的慈善組織也紛紛“現身”說法,證明陳光標的捐款屬實。

陳光標,一個立誌用自己的“高調”推動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企業家,在遭遇了質疑、否定、批評種種傷害之後,依然不改一貫的風格。

他說:“你說我沽名釣譽也好,貪圖名譽也罷,我都認了,我就要高調做善事,如果你不服你來做,你來和我爭‘中國首善’這個稱號。”並且依舊堅持慈善義舉,他說的那句“人在做,天在看,我會將慈善進行到底”,讓人為之動容。

2011年6月27日,民政部召開第六屆中華慈善獎評委會會議,評委會審議並原則通過了第六屆中華慈善獎擬表彰名單100名,並向社會公示。據公示名單顯示,陳光標入選“最具愛心行為楷模”。

奉獻的最高境界

·無私付出,不求回報的奉獻是奉獻的最高境界;

·高調的奉獻和默默的奉獻都可因其純真的動機而達到最高的境界。

結語

·奉獻是一種推動國家與民族進步的力量;

·奉獻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

·奉獻的本質是無私和崇高;

·奉獻不分大小和貴賤,所有的奉獻都是光榮的,是值得稱讚揚的。

·奉獻的最高境界是無私付出,不圖回報;

·在重大危難麵前,奉獻成為凝聚人們的力量,顯示著文明複興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