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奉獻的境界(1 / 2)

中國首善陳光標

2011年,有一個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從一個小作坊起家成長為億萬富豪,從一無所有的普通人成長為中國十大慈善家之一,他以捐資過億的慈善之舉,在眾多民營企業家中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創業軌跡,並由此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他,就是2006年中國十大慈善家、江蘇黃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一個擁有9項國家專利的儒商,全國71個市縣的榮譽市民,36個市縣的高級經濟顧問,51所中小學的名譽校長。

一個企業的“掌門人”,年紀輕輕,卻有著“省委研究室特約研究員”、“南京大學名譽校董”、“海峽兩岸博愛基金會副主任”、“東盟國際促進會副會長”、“省紅十字會副會長”等十多個重要頭銜,這在國內並不多見,而這一切緣自陳光標的善心。

他開辦公司第一年就拿出利潤的七分之一——3萬元人民幣資助一個白血病患兒,第二年又拿出利潤的半數28萬元人民幣為偏遠山村修建“陽光站”,無私幫助處於困境的老人及失學兒童。黃埔公司成立後,僅短短4年時間就先後捐資1.96億元,捐物價值6700多萬元,在社會公益事業方麵為人們樹起了標杆。10年來他向慈善事業捐款捐物累計突破8.1億,被稱為“中國首善”。

5·12汶川地震發生後,陳光標帶領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機械組成的救援隊千裏救災,救回131個生命,其中他親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還向地震災區捐贈款物過億元。到2010年4月,他已幫助玉樹建設了46所希望小學、買了3萬套校服、8千個書包,以及數萬台電腦,累計捐款捐物達2100萬元。2011年3月,他向雲南盈江地震災區兩個寨子的民眾發放每人200元救災款,共捐獻20萬元人民幣;他還在台灣依次向新竹、南投、桃園、花蓮、高雄發善款,在新竹一日發出700萬元;對在北京街頭賣藝的大運會體操冠軍張尚武,他也伸出了援手,不僅高新聘請張尚武做他個人及公司員工的健身教練,還願意將張尚武的爺爺接到他開辦的養老院中治病,並且承擔全部醫療和養老費用。

在陳光標看來,沒有哪個企業家會因為做善事把企業做垮。他認為,表麵上,做善事花了錢,好像虧了,其實不但不虧,反而賺了。一個企業家做了善事,並且長期行善,合作夥伴、政府和社會大眾都會提高對這個企業家的認可度,合作會更加愉快。他說:“一個人活著如果能影響更多的人,並能使更多的人活得更好,這樣的生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生命,是值得驕傲和自豪的生命。”在一封致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信中,他提出,當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能夠把財富歸還世界,是一種高尚和偉大。所以,“在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將向慈善機構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