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後漢書·西域傳(1)(2 / 3)

西域歸屬漠的各個國家,東西長六千多裏,南北長一千多裏,東到玉門關、陽關,西到蔥嶺。西域的東北部與匈奴、烏孫接壤。南部和北部都有大山,中央有河流。西域的南山向東延伸到金城,與漢的南山相連。西域的河有兩個源頭:一個發源於蔥嶺,向東流去,一個發源於於賓南山腳下,向北流去,同蔥嶺河彙合,向東注入蒲昌海。蒲昌海又叫鹽澤,距玉門關有三百多裏。

從敦煌向西出玉門關、陽關,經過鄯善,北邊通往伊吾有一千多裏,從伊吾向北通往車師前部的高昌壁有一千二百裏,從高昌壁向北通往後部的金滿城有五百裏。這是西域的門戶,所以戊己校尉交替駐守這些地方。伊吾的土地適合種植五穀、桑、麻和葡萄。伊吾的北麵又有柳中,全是肥沃的土地。所以漢經常與匈奴爭奪車師、伊吾,為的是控製西域。

從鄯善翻過蔥嶺出西域各國,有兩條道路。貼近南山北邊,沿著河往西走,到達莎車,這是南道。南道向西翻過蔥嶺,就可以到達大月氏、童皇等國。從車鱷前王庭沿著韭山,順河向西走到蘊勤,這是北道。北道向西翻過莖嶺,到達去窪、塵晝、童基這些國家。

出玉盟颶,經過差曙、旦苤、撞鍾,有三千多裏,到達翅疆。

拘彌國地處寧彌城,距長史所在的柳中有四千九百裏,距洛陽有一萬二千八百裏,管轄二千一百七十三產,七千二百五十一人,能當兵打仗的有一千七百六十人。

順帝永建四年,於責王放前殺死了拘彌王興,立他自己的兒子為拘彌王,並且派使者向漢朝貢獻物品。敦煌太守徐由上書要求征討放前,皇帝赦免於賓的罪責,要於賓還複拘彌國,放前不答應。陽嘉元年,徐由派疏勒王臣槃發兵兩萬人攻打於實,打敗了於實,殺了數百人,縱放部隊大肆抄掠,重新立興的同宗成國為拘彌王後班師。到靈帝熹平四年,於賓王安國攻打拘彌,大敗拘彌人,殺死了拘彌王,被殺的人非常多,戊己校尉、西域長史各白發兵幫助立拘彌王入侍的兒子定興為國王。當時拘彌的人口一千。拘彌國西接於賓三百九十裏。

於賓國地處西城,距長史所在的地方有五千三百裏,距洛陽有一萬一千七百裏,管轄三萬二千戶:人口八萬三千人,能當兵打仗的有三萬多人。

建武末年,莎車王賢強盛,攻打並吞並了於寞,將於寞王俞林遷到別處為驪歸王。明帝永平年間,於寶的將領休莫霸反叛莎車,立自己為於實王。休莫霸死後,他的哥哥的兒子廣德立為國王,後來終於滅掉莎車,於實國轉而強盛。從精絕西北到疏勒的十三個國家都服從於實,但鄯善王也開始強盛。自此南道在蔥嶺以東,僅此二國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