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班固之死(1)(3 / 3)

“且吾聞之:壹陰壹陽,天墜之方;乃文乃質,王道之綱;有同有異,聖哲之常。故曰:慎修所誌,守爾天符,委命共己,昧道之腴,神之聽之。名其舍諸:賓又不聞和氏之璧韞於荊石,隨侯之珠藏於蚌蛤乎!曆世莫,不知其將含景耀,吐英精,曠千載而流夜光也。”

漢章帝即位後,由於他“雅好文章”,對班固倍加寵幸,“數入讀書禁中,或連日繼夜,每行幽狩,輒獻上賦頌,朝廷有大議,使難問公卿,辯論於前,賞賜恩寵甚渥”。然而,在章帝眼裏,班固始終不過是一個文學侍從,盡管寵愛有加,卻壓根不想委他以軍國重任。建初三年(公元78年),他擢升玄武司馬,也隻是一個秩比千石的宮門衛士長,在高官如雲的京城中,實在微不足道。而這一年,班固已經47歲。對於期待如和氏之璧和隨侯之珠那樣展放異彩的他來說,其心情之鬱鬱可想而知。但他也隻能耐心等待。

和帝即位的永元元年(公元89年),車騎將軍竇憲率兵北征匈奴,班固被任命為中護軍隨之出征。這雖然僅僅是一個在幕府從事文墨事務的參謀官,但卻使班固興奮不已。因為他跟隨的主官竇憲其時權傾朝野,如能得其賞識,一句話就能使自己擢升至九卿之位。竇憲是竇融的曾孫,因妹妹被章帝立為皇後而飛黃騰達,很快升至秩比二千石的虎賁中郎將。他驕縱不法,為所欲為,竟用賤價強奪明帝女兒沁水公主的園地。和帝登基後,他以母舅身份輔政,更是頤指氣使,無法無天,竟指使刺客殺死前來為章帝吊喪的齊煬王之子劉暢。案發後,他主動請求率軍征伐北匈奴,以立功贖罪。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南匈奴歸附東漢,北匈奴的力量大大削弱。盡管有時也發生擾邊事件,但規模與危害較西漢時期小得多,並且,北匈奴自覺勢單力薄,屢屢要求與東漢恢複“和親”,以建立和平相處的關係。東漢政府為了維護與南匈奴的友好關係,一直未做出積極響應,不能不說是一種失策。其後,由於南匈奴居間挑撥、破壞,東漢與北匈奴之間一直未能建立起互信的關係。在明帝、章帝兩朝,北匈奴在南匈奴、丁零、鮮卑和西域的四麵襲擊之下,力量進一步削弱,不斷有成千上萬的部眾入塞投誠,基本上已經形不成什麼邊患了。元和元年(公元83年),北匈奴再次請求互市,得到東漢政府的允準。可是,當北匈奴單於遣大且渠伊莫訾王等驅牛馬萬頭前來邊境與東漢商人互市時,南匈奴單於“乃遣輕騎出上郡,遮略生口,鈔掠牛馬,驅還入塞”,生生破壞了這次友好互利的經濟交流。第二年,“北匈奴大人車利,涿兵等亡來入塞,凡七十三輩,時北虜衰耗,黨眾離叛,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後,鮮卑擊其左,西域侵其右,不複自立,乃遠引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