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與愛同行(1 / 1)

愛是一把傘,夏天裏能給你遮雨;愛是一盆火,嚴冬裏能給你驅寒;愛是一聲問候,真誠裏讓你感動溫暖;愛是一句叮嚀,牽掛裏給你留下感動。

王書記愛職工勝過愛自己。每逢過春節,她都要支持召開由職工家屬共同參加的新春聚會,給大家拜年。十多年來,她始終堅持“三必談,四必到”:幹部有思想情緒必談,有矛盾糾紛必談,家裏遇大事必談;直係親屬去世必到,幹部生病住院必到,家裏有災有難必到,逢年過節老同誌家裏必到。

2004年春節期間,縣委安排處級領導幹部體檢,王瑛拿到體檢表後,轉手遞給了紀委一位叫嚴育民的老同誌,對他說,老嚴啊,你年齡比我大,身體也沒我好,這次你去查查吧。人過五十啊,病很容易找上門來。檢查一下也就放心了。老嚴在王書記的催促下去了體檢站。這一去竟然給他留下一個終生的缺憾。王書記去世後,他用顫抖地手又拿出當年的那份體驗表,聲淚俱下地自責說,我怎麼這麼糊塗啊,她平時就咳嗽,如果那次讓她去查了,也許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不會有這麼大的遺憾了,王書記,是我對不住您啊!

2007年12月,南江遭受罕見的冰雪災害,接連幾場大雪,滿山遍野,白雪皚皚,道路被掩埋了,房屋被壓垮了,狂風卷起雪花橫空肆虐,南江在寒風中痛苦地呻吟。

燕山鄉書記陳和傑打開工作備忘錄,上麵寫著:王書記27日來慰問軍烈屬、老紅軍、老幹部和受災群眾。望著窗外這突然變化的惡劣天氣,陳書記心裏在猶豫,王書記今天還能來嗎?邊想邊接通了王書記辦公室的電話。“王書記,今天天氣不好,你原定的計劃是否取消?”“定好的事情就不要隨意更改了,受災的群眾正等待我們呢。我馬上出發。”王書記頂風冒雪來到鄉政府,鄉裏的幹部犯難了,寒風刺骨,冰雪封路,再往鄉下走就更加困難了,加之很多受災戶家在半山腰裏,而且高度分散,王書記的身體吃得消嗎?“王書記,能不能變通一下,我們把受災的群眾請到鄉政府來,來個集體慰問怎麼樣?”鄉幹部提出建議。“這怎麼能行,我是來慰問受災群眾的,必須挨家挨戶地走,把黨的溫暖送到災區群眾的心坎上。”當災區群眾看王書記踏著厚厚的積雪來到家裏,把慰問金、慰問品送到手裏時,感動得淚水長流。

王瑛在南江工作的11年裏,一共看望和慰問了186戶困難勞模和職工家庭,為31名省級以上勞模落實榮譽津貼費3萬元,為12戶住房困難勞模解決一次性補助4.5萬元,為14名貧困勞模解決了生活補貼,為2名退休勞模解決了養老金拖欠問題。

抗震救災期間,她親自批示處理有關抗震救災信訪舉報36件,解決具體問題14起。就在她去世的前幾天,還抱病傳達貫徹市裏召開的關於災後重建的專題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