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政府辦公樓共5層,沒電梯,爬上去很費勁,又屬於危樓,也不安全,鄉鎮領導建議她不要上去了。王書記沉下臉來說,我是來檢查工作的,就是要親自看,親自聽。她不聽勸阻,一直爬上5層,每一間辦公室都看得很仔細,並對危房改造提出建議。
聽鄉鎮幹部彙報災後重建工作時,得知枇杷村村民王倫貴家受災嚴重,房屋全部倒塌,王書記決定親自前去察看災情。去王倫貴的家不通車了,要走很長的一段山路,王書記的身體能承受得了嗎?大家都知道王書記的脾氣,她要做的事別人是阻止不了的。
看了王倫貴倒塌的房屋和臨時搭建的防震棚,王書記對他說,我們鄉災情重,房屋倒塌多,重建新房一靠政府,二靠親友,三靠自己。說著,從身上掏出500元錢,放到老王手裏。王倫貴堅辭不受。王書記又說,這不是政府給的救災款,是我個人的一點表示,就算是給你集資建房吧。
離開王倫貴家往回走的路上,王書記對鄉鎮幹部說,衣食住行,對老百姓說,就是天大的事,老百姓遇到天大的事,幫他們解決困難,就是我們的天職。你們要搞好深入調查,走到村,走到戶,想方設法給無房戶建房,爭取趕在過冬前讓他們全部搬進新居,讓村民們在這個災年過個好年。
地震發生後,為保障災後重建工作有序進行,身體已經十分虛弱的王書記多次召開相關會議,對救災物資的監管工作作了部署和安排。
在一次會議上,王瑛懇切地對紀委的同誌說:汶川發生地震後,全國人民都在賑災,捐款捐物,這每一分錢每一件衣都凝聚著一顆愛心啊!我們一定要登記好、管理好、分發好,不能出任何紕漏,不能讓我們的幹部在這個特殊的戰場上倒下。
為了發揮紀委的檢查監督作用,王書記帶領監察局的同誌製訂了《關於嚴明抗震救災資金物資使用監管的紀律規定》,同時麵向社會公開聘請了17名義務監督員,深入重點部門、重點鄉鎮開展監督工作。
2008年7月,接到群眾舉報,某鄉在抗震救災資金物資分配上出現問題,王瑛義憤填膺,立即派專人前去調查。後經查實,這個鄉有4名鄉鎮幹部違反紀律,多拿多占救災物資。數量不大,性質嚴重,從重處理,決不姑息。按照《紀律規定》,對4名違紀幹部分別作了嚴肅處理。
2008年9月27日,市紀委召開全會,貫徹落實懲防體係《工作規劃》和省紀委“加強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監管”工作會議精神。領導考慮王瑛的身體狀況,通知南江來一名副書記參加。王瑛認為會議重要,決定親自到會。那些天,她病情加重,渾身所有的關節都在痛,為了不影響開會,能將會議開到底,會前她大把大把地吞吃止咳藥和止痛藥。會議結束後,她馬不停蹄地趕回南江,傳達貫徹會議精神。這是王書記參加的最後一次會議……
王瑛,她把生命最後的也最珍貴的時光,留給了她所鍾愛的紀檢監察事業,留給了抗震救災工作,留給了她深愛著的南江人民。